“高考究竟是不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路?”
记得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时候,高考便是被不少“专家”口诛笔伐过,甚至还有人说过取消高考,孩子们才有真正的希望,还有一些人便是在网上说什么“数学不好没关系,反正买菜用不到函数”,只要经历过那个时代就知道,高考其实真算得上世界上成功率最高,性价比最高的改变人生方式之一了。
另外还有一些听上去很唬人的故事就是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大学录取,吴晗数学0分被北京大学录取,首先钱钟书数学只考了15分不假,但他的英文跟国文却是拿到了满分,在被录取的174名考生当中名列第57名,从录取逻辑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毛病。
而吴晗的经历也是相仿,他数学零分,同样是英文跟国文拿到满分,这就好比用最厚实的长板挡住了短板,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为奇葩的例子,那就是有一个考生数学交了白卷,作文只写了28字,校长看了这作文后顿时拍板:你被录取了。
可见这些考生大概对数学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怨念,动不动就交一份数学的白卷,要么就考个零鸭蛋。
他就是著名现代诗人臧克家,他从小就出生在一个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小时候的臧克家就对各种名诗耳濡目染,也激发了他内心对于诗歌的兴趣,这为他以后成为现代诗诗人种下了种子。
臧克家在文字水平在一天一天的锻炼下,不论是文笔还是思想,可以说都是远超同龄人的存在,但也让臧克家也在偏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一说一的是,偏科究竟是不是很大的问题呢?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偏科意味着其中一门科目突出,更能显得自己适合学习这个,总而言之也不全然是件坏事。这就好比一些学霸毕业之后,依旧迷茫于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工作,也许这就是偏科带来的正向效应。
1930年,25岁的臧克家打算报考国立青岛大学,在这场考试中,臧克家有多任性呢?数学交了白卷,作文只写了区区28个字。但结果大家也知道:他还是被录取了。
那么臧克家究竟写了一篇什么样的作文呢?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闻一多,他就是臧克家的改卷老师。
闻一多表示这首现代诗给他的震撼相当大,这等比喻以及思想以及诗中的内涵,都是相当超前的存在,最终臧克家便是被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录取,而闻一多也成为了他一辈子都想感谢的一位恩师。
一年后,在闻一多的帮助下,臧克家成功来到了中文系,也让他成为了闻一多的学生,在闻一多的点拨下,臧克家的文学水平又一次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1933年的时候,还出版了自己第一篇诗集《烙印》。
这件事让大家体会到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恩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在那个年代,人才被埋没还真不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不比如今,只要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能够发挥自己才华,只要做出的东西确实有质量,那被埋没的可能性是真的不高,这就足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幸运。
自始至终,我们都应该感谢高考这一全世界最为公平的制度,让资历平庸的人能够通过努力出人头地,让有一定天赋的人也能够更上一层楼。
这也好比为什么老一辈的人,老是不厌其烦地劝导后辈们好好读书,因为读书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一件事,对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都是最为直接的存在,人生既是要好好活着,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这话定然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