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佑儿童医院陆力生介绍,一提起“多动症”,很多家长都会对这个名词感到敏感和排斥,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只是淘气一些而已,怎么就得了多动症了呢?
其实家长们之所以会有这样想法,是因为对这个疾病还不够了解,我们都知道儿童是一个不断发育的个体,其行为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
而多动症是一种脑发育障碍,也就是说这个病是从孩子出生时就存在的,所以多动症儿童的表现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人而有所改变,那我们就来看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多动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婴儿期和学步期------顽皮急躁,难于管理
多动症的孩子从小就比较难带, 有的父母回忆孩子在怀孕时期胎动就特别频繁。在婴儿期也比其他孩子显得更活泼,手脚乱动甚至在吃奶时候也不安静;常大声哭叫,不易安抚;饮食、大小便、睡眠等缺乏规律。到了幼儿时期,过度活动已经比较明显,手脚停不下来,大人抱也抱不住;满屋子乱跑,对周围的东西非要用手触碰不可。
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很短,对每样东西都新鲜一会儿,不能专注于玩玩具、做游戏、听儿歌或听故事。
而且脾气急躁,有要求就立即要满足,不能等待,否则就哭闹不止;喜欢用打人、抓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
二、学前期------多动不宁,攻击破坏
这一阶段的多动症孩子,以“多动”为主要表现,好动,坐不住,不能安静玩耍;翻箱倒柜,经常受伤和弄坏家具。
注意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不能静坐,容易分心,不能专心的完成一件事,和他们说话也显得心不在焉;告诉他们的事情也会马上忘掉。
与小朋友做游戏时,不能按规则等待,克制能力差;随心所欲,不与他人合作;喜欢捣乱、破坏,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知识,难于接受幼儿园教育。
三、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一旦多动症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多动症的表现就开始显露出来,在课堂上,由于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打扰邻桌同学,不能汲取老师教的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尤其在三四年级以后,学习难度增加,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就明显起来。下课后在教室外与同学打打闹闹,做操排队时总是擅自行动,不服从指挥,影响学校的秩序。
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坚持性,做作业成为一大难题,需要父母督促指导;做什么事情都是拖拖拉拉,连穿衣、洗漱、吃饭都要需要不停地督促;晚上不愿睡,早上喊不醒。
人际关系方面,由于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谦让和分享,争抢,霸道,因而常被其他孩子疏远、排斥。
四、青少年期------学习困难,对立违抗
进入青少年期,大运动量的多动症状明显减轻,但与同龄人相比仍然可以察觉到多动的特征,很难在静坐的场合安坐,总是来回走动;喜欢插嘴别人的谈话;情绪易于兴奋,开玩笑时不顾及他人感受;有时恶作剧,哗众取宠。
最突出的表现是学习困难,这一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严重,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他们往往出现多门功课不及格的情况,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由于青少年独立性增强,他们与父母的对抗更明显,轻则不理睬父母,不按要求办事,重则吵架甚至打架,逃学,被坏人引诱染上恶习,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五、成人期------工作绩效差,人际关系不良
很多父母认为既然是“儿童多动症”,可能孩子长大了会好,但实际上有近一半的孩子在成年期被诊断为“成人多动症”。与儿童期相比,绝大多数以注意缺陷为主要症状,注意持续时间短,经常被外界刺激分神,组织和安排一件事有困难,逃避需要大量持续用脑的任务;不能密切关注细节,常粗心大意犯错误;很难遵从指令,以致完不成任务。
工作后职业功能明显受损,工作调理性差,责任心不强,工作绩效差,经常被辞退工作,社会地位低下。
生活中驾驶习惯差,常发生交通事故,违反交通规则,被吊销执照等。财务管理能力差,不能有计划的购物;不能按时付账导致负债累累。健康观念差,不注意锻炼身体和适当饮食。
多动症不是自愈型疾病,不是大了就会好,孩子的家长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应该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表现,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断和治疗,以免错过孩子最宝贵的黄金治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