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常年在高三带学生的一线资深班主任聊了一番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有那么多讲究。江苏某重点中学高三班主任在闲聊时说:“其实学生之间的差距一般都符合一个规律,差生在于数学、优生在于英语、学霸在于语文。”
细细想来,还真的是这样。自己上学的时候也非常在乎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大榜,大榜上的数据会呈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数学分数极低的都扎堆在最后,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扎堆在大榜中间,而年级前几之间的差距就是在语文上的那几分甚至十多分。
从一点来看,或许可以给正在为成绩担忧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啥会呈现这样的规律呢?
差距为何会呈现这样的规律?
其实学生成绩出现这样的差距分布原因在于学科之间的难易程度。
就拿数学来说,它的难度应该是最难的,但同时也是最容易提分的。所以大家经常会看到学霸次次150,而自己却经常二三十,如此一来单科差距就拉大到了一百多分!数学就是“木桶理论”上那个最短板,虽然难度系数最大,但也是见效快的科目——一旦你开窍,那么数学会带你来到中上游层次。
其次就是英语,一般其他成绩都还可以的学生次次排名上不去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英语。虽然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但是却需要记忆背诵和积累,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说白了,英语不像数学那样只需要理性就能解决,它还需要感性的东西。这说简单点就是情商高低的问题,就是有很多理科生思维很“直”,往往就会理解不了阅读理解部分想表达的真实意思。
换句话说,他们就把握不住文章的主旨思想,这还怎么能做对题目呢?所以说,虽然英语的难度相对于数学要低,但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理性加感性。
最后是语文,语文是一个让人都能得分但又得不到高分的科目,这就是它的平凡又特殊之处。如果说解决数学问题只需要理论性的东西,而解决英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会重视感性的思维,那么语文的综合难度就相当于“数学难度”+“英语难度”。
语文考察的知识多而杂、细而腻,它既需要一定的积累和沉淀,也需要背诵指定的内容和知识,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还表达能力。所以说,最让学生头疼的科目也只有语文这个“小冤家”了吧?
数学就像是给你一些青菜让你做出指定的菜肴一样,你只需要按照步骤来即可;英语不仅会让你做菜,还要让你品鉴;语文则是让你做出不止一道菜,而且要求色香味俱全,而且还要自己说出菜的特色。
这或许就是学科之间的难度差距吧!
怎么解决最让人头疼的“语文”?
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来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分数都很让人羡慕,你会发现像数学英语和理综都会接近满分,而语文却很拉胯——能考110分实属不易、120分鲜有耳闻、130+更是凤毛麟角!
那我们该如何学好语文呢?仍然要回归到听说读写上。
听与读属于输入部门,也就是积累。而说与写属于输出部分,也就是表达能力。说白了也就是要注重积累和锻炼表达能力,因为积累的知识决定了你会不会做题,而表达能力则决定了你能拿到多少分。
其实这样的差距分布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思路,比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