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廖健华:特教园丁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看着校园里嬉闹的孩子们,无法抑制的喜悦从廖健华的心里溢到脸上。只见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像是水面的一道涟漪迅速蔓延开来。

作为东莞启智学校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于廖健华而言,也许没有比此时更开心的时刻了。1995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廖健华毫不犹豫地来到学校,当年9月东莞启智学校正式开学。从青葱岁月到白发苍苍,廖健华和其他老师们一起,用满满的爱,撑起了学校的未来。

白发已染鬓,初心未曾改。26年来,无论是做老师还是校长,廖健华最牵挂的就是这群特殊的孩子。“入党20年来,所见所闻让我坚定了投身特殊教育的信心,我们帮助的不仅仅是一个儿童,还有其背后的家庭。”虽然从一开始廖健华就明白,他所教的孩子会有些不同,但他希望这些迟开的花儿能在这片润土里学到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精彩绽放;也希望社会更多理解和接纳他们,关心关注特殊教育事业。

他是敬业爱生的好老师

1995年,廖健华大学毕业,像那个时代的大部分老师一样,回到家乡的重点小学。虽然前途光明,但作为广东省第一届特色教育师范生,廖健华觉得不能白学了几年的专业知识。

此时,东莞启智学校正在筹建中,计划当年9月开学。“我是7月底来到学校的,还有几个同学一起。”廖健华回忆,当时学校只建起了教学楼,其他桌椅等办公器具都没有,甚至连生源都没有,需要老师们下乡去招生。

“在当时,特殊教育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们顺利地招到4个班48名学生。”廖健华说,随着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目前学校有425名学生,成为全市特殊儿童成长的乐园。

26年来,从普通老师到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校长,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换,廖健华对课堂教学的热情、对孩子们的爱心从没有改变。无论是面对着稚嫩、顽皮而又缺乏自信的聋哑孩子,还是说话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的智力障碍孩子,廖健华都从来没有嫌弃过,而是把责任和关爱融入到每天工作的点点滴滴。

每天看着孩子们不断进步,看着他们进入社会后成为一个有自尊、自强、自信、自食其力的人,廖健华都为他们的进步感到无比开心和骄傲。

东莞启智学校副校长廖健华

他是虚心好学的好“学生”

教育特殊孩子,仅仅有爱心还不够。“特殊教育的‘特殊’,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老师,除了要懂学科知识,还要康复知识,甚至护理常识。”廖健华说。

因此,廖健华在工作中勤练教学基本功,虚心学习中国手语、语言学、康复医学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教育、康复训练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帮助残疾孩子补偿缺陷,矫正不良行为,从而更好地发展潜力。同时,他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基本功能力比赛,在全国、省市的课例、论文、课件和微课等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60多个奖项。

此外,他还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立足于课堂,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探索特殊教育规律。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以来,廖健华主要担任数学课、生活常识、康复训练课的学科教学,他在工作中积极探索以生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课堂,对残疾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医教结合,综合康复,补偿缺陷,矫正不良行为,发展潜力,促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和谐发展,让他们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公民。

他是青年教师的好导师

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廖健华还十分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不管在哪个位置上,他始终坚持跟班听课、评课,每学年开设公开课或专题讲座,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积极钻研,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该校一位青年教师如是说。

不仅如此,廖健华还多次为东莞普通中小学的随班就读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和师资培训讲座,并在肇庆市、佛山市、深圳市和云浮市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殊教育讲座和科研指导,得到特教同行的一致认可。

2018年,廖健华被评为“广东省廖健华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他以“提升自我、培育名师、打造特色、辐射区域”为工作目标,带领来自韶关市、中山市和东莞市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团队,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网络研修、主题沙龙、送教下乡等研修活动,为东莞、韶关、中山三地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东莞的特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严重缺乏合格资源教师。面对这一问题,廖健华以培养“东莞市首批资源教师的种子教师”为工作目标,依托自己省级和市级的名师工作室专业团队,为普通中小学校培养一支合格的资源教师队伍,从而使普校的资源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融合教育的功能,惠及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让普校的每一个特殊孩子都能得到优质和适合的教育。

廖健华在课堂上

他是融合教育的领路人

融合教育是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成长的教育。2014年1月,《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出台,标志着残疾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融合教育中,普通学校是接受特殊儿童入学的主要力量。”廖健华说,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实际上非常希望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儿童的帮助下,达到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锻炼融入社会的能力。

为了摸清东莞市随班就读工作的情况,进一步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2014年底,廖健华主动承担了东莞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情况的研究调查研究,为东莞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参考依据。

2015年底,东莞市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成立,廖健华兼任指导中心的副主任。在工作中,他积极发挥自己的特殊教育的专长,协助市教育局做好全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管理,推动我市融合教育的发展。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东莞随班就读工作逐渐摆脱了“三不管”的状态,随班就读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与支持,普校的特殊孩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帮助,尊重、宽容和友爱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不断形成,走在全省融合教育发展的前列。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共组织培训普通中小学的随班就读管理干部、骨干教师3000多人次,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培训400多人次。

文字:刘召

摄影:李梦颖 视频:李梦颖

编辑:张东昌

【来源:东莞日报社i东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