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母乳是宝宝最天然的口粮,任何配方奶都比不上,这是每个妈妈生宝宝后都会听到的一句话。
但是,也有很多妈妈产后奶水不足,不能完全提供宝宝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母乳。这时候配方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混合喂养的宝宝。
因为很多宝妈认为:纯母乳胜过混合,混合胜过纯奶粉。
和奶水充足的宝妈,以及奶水非常少的宝妈不同,她们可以选择直接让宝宝纯母乳喂养,或者只能选择纯配方奶喂养,有奶水,但是不够吃的宝妈,在宝宝的喂养上更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妈妈觉得,自家宝宝混合喂养好像比别人更加容易上火、更容易消化不良的原因。
那么混合喂养,真的会产生母乳和奶粉“水火不容”的问题吗?
混合喂养的定义是:每日需要2次或2次以上以其他乳类或乳品来补充母乳喂养,称为混合喂养。一般来说,如果妈妈奶水不足,或者白天有外出需要,那么采取科学的混合喂养模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如果宝宝真的出现消化问题,可能是这些原因:
1.奶粉选择问题
混合喂养就会涉及到宝宝奶粉的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给宝宝换两三次奶粉才能找到适合他的那一款。简单来说,购买奶粉的过程中要选择主打容易消化的奶粉,而不一定要选择添加了很多可选择性营养成分的,毕竟,宝宝能吸收得了才更重要。
其次就是注意,如果宝宝吃完奶粉后反应比较大,出现腹泻、发烧等问题,需要考虑宝宝是否蛋白质过敏、乳糖不耐受、AI蛋白不耐受,有这些问题的宝宝挺多的,有必要的话需要到医院去进行排查,如果是,就需要给宝宝换成特殊配方奶粉。
2.过度喂养问题
混合喂养的难题就在于奶粉和母乳的结合。
由于喂母乳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判断宝宝吃奶量多少,所以在添加配方奶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完全按照配方奶的定量来进行,所以容易出现过度喂养的情况。
这怎么办呢?
首先记住一点,混合喂养要遵循“母乳优先”的原则。
配方奶应该作为一种奶量补充,而不是代替母乳成为主导。
母乳优先的意思是:
宝宝该吃奶了,优先考虑母乳;
每天的喂养安排,以母乳喂养要求为优先;
夜间喂奶,尽量选择母乳;
宝宝该吃奶了,母乳优先的话,可以让宝宝尽量吮吸,刺激乳汁分泌,而如果先吃奶粉,宝宝不太饿了,就容易拒绝吮吸,导致奶水越来越少,最终回奶,想吃就吃不到了。
而在每天的喂养节奏中,也要尽量考虑母乳分泌情况,尽量保持每天3次母乳喂养。
比如宝妈乳房变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奶阵更容易出现,如果充分吮吸加上时间充裕,是否可以多让宝宝吃一顿母乳等,掌握了这些节奏,其他喂奶时间再用配方奶来补授,可以让宝宝吃到更多母乳。
另外就是晚上喂奶尽量母乳。一般来说晚上母乳分泌相对旺盛,可以满足宝宝吃奶需求,而且晚上宝宝夜醒吃奶母乳比较方便,不需要下床冲泡,减少等待时间,可以让宝宝和妈妈都睡得更好。
晚上还是宝宝更需要安全感的时间,母乳喂养的过程宝妈可以更多地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建立亲子间的依赖感,满足宝宝对妈妈的心理需求。
那么混合喂养,究竟怎么具体操作呢?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补授法和代授法。
补授法,就是每次喂奶都是先喂母乳,吃完母乳还不够,再补充适量配方奶;
代授法,就是完全用配方奶代替某几次母乳喂奶,一次喂母乳,下次喂奶粉,交替进行,或者两次喂母乳,一次喂奶粉……
两种方式各有优势,补授法有利于宝宝吮吸乳房刺激泌乳,但是宝宝吃奶的时候可能体验不是那么痛快,还容易让宝宝出现乳头错觉。
而代授法宝宝每次吃奶相对完整,奶量也比较好控制,但是宝宝吮吸母乳比较少。
如果宝妈们采用补授法,避免过度喂养,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按需喂养”。
不同于纯母乳和纯奶粉,可以选择更好操作的按时喂养,混合喂养宝宝需要妈妈更了解宝宝。
那怎么判断宝宝吃奶吃够了没有,该添加多少奶粉呢?
首先要有一个大概的规律把握:根据体重不同,宝宝吃奶量逐渐增加,大致为:每公斤体重120~130毫升。相同月龄的宝宝,饭量有大有小,所以按照体重来估算,更适合宝宝的个体情况。
宝宝吃奶的总量,可以按照吃母乳的时间,加上配方奶容量来量化。
然后就是根据宝宝吃完奶后的表现来观察他是否吃饱了(不要直接给太多,不够可以加)。吃饱的情况下,宝宝表情满足,神情愉悦,拿开奶瓶宝宝不会哭闹,这说明宝宝这餐吃饱了。相反,如果拿开奶瓶宝宝吭吭唧唧,还会用嘴巴去找奶瓶,那说明他还没有吃饱,可以再给宝宝加20-30毫升。
同时要记住宝宝近期的奶量需求,记住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是多少分钟,配方奶一共多少毫升,以及两次喂奶时间的间隔等等。
宝宝的奶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一岁前,宝宝会有好几个猛长期,有时候奶量会大到让你惊讶,这时候就更需要“按需喂养”。到了6个月之后,宝宝添加辅食走上正轨,辅食可以代替一次喂奶的时候,母乳和奶粉还需要再做调整。
每个宝宝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每个宝宝不同阶段情况也是不同的,喂养这件事,需要随时操心,每天操心,不过,喂养可不就是养娃的头等大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