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招生规则,研究生要到开学报道后一周的师生见面会上才见到导师,通过老师们的介绍了解各自的研究方向。之后研究生可能会主动和心仪的导师沟通,一般情况下如果导师那里还有名额的话,师生之间就能够实现互选。
但实际上,却往往是研究生入校之后的师生见面会再选导师时,导师们的名额可能多已有所确定,以至于研究生只能是挨个导师联系,去看哪位导师还有名额,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能够互选就全靠“缘分”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本校保研和外校保研的研究生会在大四的上学期保研确定时就先期联系导师,因这些学生的基础能力都比较好,当学生和导师沟通的时候,导师们基本都会提前接受。再有,考取的研究生中也有本校的本科生,他们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一般会在硕士阶段继续成为他们的导师。这部分学生的数量并不会太多,不同的年度具体的人数也不太好说。
另外,还有的研究生在准备复习考研阶段到报考院校旁听过或者联系过报考院校的导师,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在笔试成绩出来按历年成绩有希望过线之后,这类考生基本都会直接和导师联系并表达想继续和导师学习的心愿,导师基本也都会接受。
不仅如此,因为各种沟通平台和手段的增多,很多研究生在进入复试阶段或者通过复试之后就和导师们进行沟通,在得到导师答复后,心安理得地等待秋季开学。
发邮件,找师哥师姐问下导师的电话,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老师私信留言,联系导师的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我想这个问题的关键恐怕也并不是怎么和导师沟通,而在于选择什么样的导师。这倒是非常值得研究生考虑的问题,往往同是一个专业的导师,在专业能力、人品、沟通能力和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精力投入等方面也会有显著的区别。
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那些有完善的本学科学术经历,愿意在学生培养上下功夫,并且宽以待人的导师是首选;当然如果没能有缘分互选到这样的导师也不要着急,我曾和我的硕士们说学院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亲老师,研究生学习经历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贵人,硕士期间和多位老师交流,会对未来的学术之路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