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则郑强教授演讲的视频,郑强教授在视频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全世界这么多人得诺贝尔奖,我们在高中阶段,基本全拿诺贝尔奖了,把什么外国孩子全给干了,那为什么中国人成年了就不行了?
随后他又解释道:“我要告诉大家,原因没这么复杂,我个人认为,国外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发育期、幼年期充分地尊重了他们的天性,就是可以玩,尽情的玩,玩到18岁一读大学就不再玩了,你就特别发现,中国孩子读书勤奋,那是小的时候,中国大学生,现在算世界上勤奋的吗?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孩子,不尊重生命呢?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很简单,就是这些国家的孩子,天性得到了保护,而考进大学的时候,他们说玩够了玩腻了,我现在不玩了,读书特别认真,做事特别投入”。
郑强教授的观点涵盖三个内容:第一,国外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玩,不像国内那样天天逼着孩子学习;第二,许多中国孩子到了大学,学习兴趣完全丧失了,不愿意学;第三,国内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进行改革。
不可否认,郑强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现在中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依旧是偏重书本知识的、以讲授为主的文化课教育,虽然这几年一直提倡要注重孩子全方面的发展,但历史积淀下来的根深蒂固的惯性教育思维,很难在短时间里被打破,“唯分论”、“唯考论”仍非常盛行。因此我们发现,有些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但其他方面很优秀的孩子,很难被公认为“好学生”。
在中小学,大量重复性的习题训练和过多的追逐分数,让基础教育充满着教条与功利,孩子的天性被泯灭,大家沦落成为所谓的“美好未来”而埋头苦干的机器。由于学习趣味性被完全剥夺,孩子的学习动力几乎都来源于“外在的刺激”,一旦考上了大学,缺乏内在动力的大学生,很快就会抛弃书本,愉快地玩耍起来。
其实,国内高等教育同样存在着一些需要进行改进的问题。首先,整体上,高校专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调,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基础学科学生数偏多,部分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偏少,于是出现“一边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很多企业招不到大学生”的情况;其次,一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课、专业课比例不够优化。部分特色的本科专业,因为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第三,不少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比较松散,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不备课,上课就是读PPT,也是教学常态,高校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均不太好。
以上种种,说明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变革,要让孩子的天性得到尊重,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创造力,未来也会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但,郑强教授的说法也不见得完全正确,国外的教育难道真的就让孩子在发育期尽情的玩?当真小时候天天玩,到了18岁上大学就觉得玩没意思了?中国的大学生真的都不认真读书,做事也不投入?
很明显,郑强教授的说法太绝对了,一棍子把国内基础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全打翻了,顺便把国内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也全给否定了。
不过,笔者更愿意相信,郑强教授提出这些观点,是故意夸大了现状,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希望更多的人介入到教育体制改革这件事情中来,让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变得越来越好。
事实上,教育部门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既在进行基础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只是效果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显现。
话说回来,就算我们进行改革,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国人的文化土壤、价值观、人生观与国外很多地区有较大不同,一味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极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基础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石,高等教育是教育大厦的“上层建筑”,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拔高”,两者互为影响,密不可分。简而言之,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关部门要统筹好、规划好。而那些教育领域的“顶级专家”,也不能只说问题不提方案,或只是提出一些不靠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