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某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婴儿对呈现给他的很多物体或面孔都显示出较短的注视时间或较弱的某种脑电活动,可能会患有自闭症的风险。
作为父母,了解宝宝的视觉发展,或许能够有效尽早排查宝宝发育过程中的一些疾病。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宝宝的视觉发展,以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锻炼宝宝的视觉功能。
婴儿视觉发展过程
婴儿是一个视觉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又发展快速的一个个体。因此父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对视觉发展的关注也该刻不容缓。
那么宝宝的视觉发展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初期
婴儿视觉发展的最早表现,是对光刺激的反应。
有些父母可能会发现,如果房间内亮了一盏灯,小宝宝会不自主地去看发亮处的来源,或者眼睛出现强光刺激下的回避反应。这种反应更多属于定向反射。
1-2个月
宝宝在1-2个月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还是非常模糊的,他们一般难以分辨物体的轮廓,眼前的世界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磨砂玻璃一样。但他们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对黑白这样的刺激产生了偏好性注视,尤其是对那些对比比较强烈的黑白图画、亮暗不一的图画及物品等。
3-4个月
到了3个月左右,大部分宝宝开始能够分辨橙色、黄色、红色等一系列亮度比较高的暖色。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对于颜色的彩色知觉逐渐发展起来。4个月大小的婴儿已经能够去追视一个移动的物体,而且这方面的偏好一旦发展,他们会开始喜欢观察,用眼睛去探索这个世界。
5-6个月
除了追视,婴儿还会通过定视去观察周围。定视,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也就是注视。宝宝们通过定视,开始逐渐分辨物体的轮廓。直到5-6个月的时候,宝宝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时候,已经能够看到立体的感觉。
7-8个月
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具备了成人所具备的观察大部分立体世界的能力,这和他们开始翻身爬动等肢体运动的发展是相关的。二者的结合,使得宝宝开始发展起对物体远近、大小、形状等的知觉,提高了他们适应世界的能力。
虽然婴儿的视觉正在逐渐发展,但是他们对所能看到的物体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些视觉呈现对他们而言,只是能够感受到的一种刺激。而分辨两个相似度比较高的物体时,婴儿要到一岁左右的时候才能够做到。
宝宝的面孔知觉和深度知觉
与婴儿有关的视觉发展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还是面孔知觉和深度知觉。
面孔知觉
婴儿先天就具有对成人脸部的识别偏好。
大部分婴儿在出生以后,就更喜欢看面孔此类的相关刺激。从模糊到清晰,他们能够感受到哪些面孔是常见的,是能够给予她们温暖的。因此为何宝宝在几个月之后一到陌生人的怀抱就会开始哭闹呢?因为妈妈或者照顾人的面孔,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安全。
深度知觉
在婴儿发展的早期,他们看到的都是物体的平面像,之后才慢慢发展起立体的知觉,比如物体的远近,方位,高矮等。而这方面的发展,一般到一岁左右才开始成熟定型。
而这个知觉有什么用?
距离和深度的知觉,能够保护婴儿在爬行中不至于跌落的危险。
因此,父母应该遵循婴儿的视觉发展规律,施加相应的视觉教育。那规律的视觉训练是怎样的?父母们可以参照以下的训练顺序。
静止的黑白圆点
移动黑白圆点
复杂点的黑白线条
红色、黄色、橙色等彩色圆点
圆形、方形、三角形、立体形
动静结合
父母在不同阶段该如何锻炼宝宝的视觉功能?
在某些发展阶段,不适当的视觉呈现容易损伤婴儿的视觉功能。因此要在恰当的时间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视觉功能教育,才能够促进宝宝视觉的健康发展。
2-6月
这是婴儿定视、追视、立体视的发展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长时间让婴儿静止注视一个物体,很容易出现对眼或近视。我们可以适当呈现一些移动的物体来刺激孩子的视觉发展。例如,多带孩子出门活动,或观察更多的自然物体。
1-2岁
这时候婴儿已经开始对物体的细节感兴趣,定视能力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可以培养孩子模仿看到的行为,或较长长时间阅读故事书中图片的能力。
2-3岁
可以更多利用走路、触摸等动作,培养孩子追踪、观察,主动感受各种不同小动物和不同几何形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