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士感动全网,一个“博士”再次被骂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文 | 沈 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这些天,一篇情真意切的博士论文致谢刷屏网络。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后经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披露,该篇论文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历经了与亲人师长离别,靠着个人努力和外界帮助,黄国平最终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完成学业,并走出大山。而黄博士的励志经历,更是感动了无数网友。

1

一个孩子的上学路能有多坎坷?

少时因为贫穷,黄国平常常陷入生活的窘迫。母亲在他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他十七岁时,也因交通事故离世。尽管亲情不像一般家庭那么浓厚,但黄国平感叹“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

高中之前,黄国平靠抓黄鳝、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凑学费,“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尽管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但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在家徒四壁的艰苦岁月里,煤油灯下读书是他晚上最开心的事,考试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了他奖学金,让他得以继续学业。

在黄国平南山中学的同桌胡远令的回忆里,黄国平话不多,在高三暑假时,就已经会编程技术,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编程挣生活费了,“那时隐约感觉到他家条件不太好,走到今天不容易”。

正是“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让黄国平坚持到了博士毕业。目前,黄国平就职于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目标靠近。

黄国平的工作照

2

对于这篇发表于2017年的博士论文致谢的走红,黄国平感到十分意外并婉拒了媒体的进一步采访,“因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很多问候与关心无法回复”。

今天,他又通过媒体独家发文,讲述自己成长经历,并向网友留言和朋友关心表示歉意和谢意。他说,已经了解到网上的情况,但他觉得一切“安安静静就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文中,黄国平表示,网络流传的致谢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现将完整版本附后(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他附上的致谢完整版本中,已将相关人员姓名隐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黄国平的故事里,笔者还读出了一点,上了高中后,黄国平的经济压力减轻,此后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一直支撑着他读完博士。黄国平的文章中同样提到了这一点——“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他表示,自己能“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说,黄国平这一路走来,就是“追着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过程。一位匿名知乎网友则写道:“我以为黑暗的路上只有我一人,踉踉跄跄。当我燃起微弱希望的一刻,看到了满目的行者。大家相视一笑,继而散作满天星。”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黄国平“有涉嫌卖惨博同情,赚取高分顺利毕业的嫌疑”。

在笔者看来,黄国平的论文致谢之所以能引发热议,还是因为他的经历引发众多网友共鸣。其实,仔细研究黄国平的成才路就会发现,一路上好心人的帮助固然重要,但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更是支撑他前行的重要力量。

3

就在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火爆全网的同时,笔者还发现,另外一名“博士”的名字也被频繁提及。他就是翟天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年,不知“知网”为何物的翟“博士”一席话,引发了学术论文的大整顿,不少毕业生表示,现在写论文、拿毕业证都难了不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院校不光对论文查重率的要求提高了,文献引用的要求也有了硬性规定。

于是,一些查重过不去的小伙伴们自发组成了“翟天临受害人小组”,在网络上发泄着对翟天临的不满。

翟“博士”已经受到了相应的惩罚,目前鲜有在观众面前露脸的机会。

有人指出目前的论文整顿,有一些过犹不及的味道。比如,一些没有必要查重的学科,也跟风加入查重队伍;一些查重标准的设置,让学生的论文为了避免查重率过高而变得词不达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笔者看来,借由翟天临事件引发的学术论文整顿,对于学术圈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衷情学术的人做学术,而不是让衷情学位的人做学术。

博士和“博士”的区别,就像真金要靠火来试炼,经不住考验的,自然才不配位。最后用黄国平的话来勉励学子们,“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