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奔跑的青椒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场教师座谈会。不少教授、博士作为代表受邀参加。座谈会按照教师们发言提问,领导们解释回答的方式进行。一开始,大家比较谨慎,提的问题略显保守,但是来往几次之后,大家也就卸下包袱,大胆提问。
其中,一位老教师提了一个尖锐但比较中肯的问题,他说:“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讨论高校‘去行政化’,我们学校也在推进。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在评上副教授或教授职称后却选择转岗做行政。比如,之前学校科技处、人事处的副处级岗位有空缺,十几个教授、博士争着上。这些人本来都是做科研的好手,现在却去做行政,那科研谁来做?学校以后还怎么发展?我觉得我们学校不仅没有‘去行政化’,反而越来越‘行政化’了。不知各位领导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或许领导们也没想到居然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一时无人应答,场面非常尴尬。
其实,在国内高校,教授们抢着当处长的事情并不鲜见,尤其在普通高校中更是司空见惯。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国内高校行政化体制有关。
理想的高校,应是教授治校,即位于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对学校政策的制定有较大影响力,而行政人员只须按照政策实施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核心,行政人员是辅助,大家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学校运作。
但实际上,国内高校一线教师对于学校政策制定几乎没有话语权。校领导拉着几个处长开个会就可以把政策规则定下来,对于教师们的意见爱理不理。而各处室则负责监督执行各项政策。在这种模式下,行政人员是拥有各种审批权力的管理者,而教师是处于弱势的被管理者。如果硬要说教师有什么权力,大概只有私下吐槽的权力。更形象地说,行政人员是手持鞭子的监工,而教师是拼命挖矿的劳力。
因此,在目前的国内高校,行政人员的地位比普通教师要高。比如,某个教授报账时材料没齐全,一个财务处科员都可以凶他。某个教师评职称报材料,被人事处各种挑毛病退回,教师不得不多跑几趟。有的教师甚至戏称:“行政人员就是大爷,惹不起。”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教授争抢处长位子。因为一旦上位了,就可以掌握一定的权力,也能影响甚至左右学校政策的制定,在学校属于炙手可热的人物,地位也就上去了。不仅如此,权力往往还能带来油水,增加额外收入。相比之下,一个普通教授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存在感。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评上教授后,职称已经到顶,需要考虑下一步的个人发展。在“双一流”高校,学术大牛较多,他们在拿到教授职称后,还要拿各类省级、国家级人才帽子,而这些帽子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所以大牛们对于学校的行政位子兴趣不大。
然而,对于普通高校的教授,由于科研条件一般,甚至没有研究生,他们很难拿到各类人才帽子,因而对于继续做科研的动力不大。
一部分教授会选择与企业合作技术研发,做横向课题赚钱。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触到靠谱的企业,而且老板的钱真心不好赚。如果企业给了10万经费,必然期待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但技术研发充满不确定性,谁敢保证收益呢?放眼全国,像河北工业大学1300万转让费的例子又有多少呢?另外,文科类专业教师由于专业限制,很难拉到横向课题。
因此,当职称到顶后,为谋求更好的发展,竞聘处长成为很多普通高校教师不得不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