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中:如何做一个面向未来的校长?面向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晓中

现代学校治理的关键是校长。而校长要把一所学校治理好,首先是思想治理、理念治理,即校长用什么样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并运行学校。

1

校长要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未来”最早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的“三个面向”中的一个面向。而校长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教师要面向未来特别关键。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未来”是什么,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讲的未来跟我们今天讲的未来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和差别,如果我们没有搞明白教育要面向的未来、校长和教师要面向的未来是什么,我想这个面向是盲目的。

今天我们要面向的未来是已经或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未来学校将是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以后的人工智能教师可能会部分取代现在教师的一些传统角色。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教师,包括对培养教师的机构,如师范大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培养的教师将来不会被人工智能教师所取代,而且能够更好地优势互补,共同协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育要面向未来有两个向度:一个是适应性的面向,另一个是引领性的面向。今天,我们谈教育要面向未来所着眼的是教育的引领性的面向。

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原主席埃利亚德博士说过一句话: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道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我们现在经常用的很时髦的一句话是“未来已来”,“未来已来”给我们一种感觉:我们面对的现在就是未来,我们对此了然于胸。未来真的已来了吗?实际上,未来还是未来,“未来未来”,它需要我们今天培养的人去创造,这是我们思考未来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也是我们认识未来的一个基点。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过一句名言“没有人有能力预测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它”。这就是我今天要谈校长、教师如何面向未来的一个基本理念。

2

面向未来,培养学生的什么最重要?

不论何层类学校,最重要的职能是培养学生。那么,培养学生的什么最重要?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都表达出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视,比如顾明远先生就曾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积极情绪、优良品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思维很重要。

接下来又有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最重要?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对“培养什么人”做出了回答——确保所有人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发展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好奇心、勇气及毅力。这段话可以解读出一些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比如,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教育改革聚焦点、着力点是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个没有问题,也非常重要。但在推进和深化改革的时候,我们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把系统的知识学习、扎实的知识基础,跟培养能力对立起来,似乎重视知识基础学习就必然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而我们要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非得要以知识学习的弱化为前提,这是个不小的认识误区。联合国教科文这份报告书告诉我们,知识学习、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依然非常重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这份报告书把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相提并论,一方面说明这两者关系密切、都很重要,另一方面也想表明它们不是一回事(尽管对此问题尚存在争议,也有认为批判性思维就包括创造性思维),在学生思维培养和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统一起来。而我们往往把两者不加区分或混为一谈。实际上批判性思维是“破”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立”的思维,它们都属于求异思维的范畴,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把“破”与“立”结合和统一起来,不是将两者割裂开来,或偏颇某一个方面。我们过去的改革比较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或“破”的思维,而对创造性思维或“立”的思维重视不够,这与将两者混为一谈有关系。

所以,当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但怎么样去培养、去发展?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有很多实践环节,实践性课程与活动都很多,但是这些实践课程与活动的着眼点主要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我们设立这些实践性环节,实践性课程与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就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和动手能力问题,更要解决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展的问题,在这些实践性环节上整个目标定位无疑需要提升,是教育教学改革的2.0版。

3

面向未来,发展什么样的教育?

当前我们谈教育要面向未来,特别需要弄明白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在哪里?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书《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书影响巨大,它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文主义,报告书通篇彰显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人文主义的情怀、人文主义的理想。我们可以把这份报告书最核心的思想用这段话来描述——教育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段话满满的人文主义的教育意蕴。

记得2016年我们国家在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研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后来改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时就提出: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应是更加适合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灵,应是更加人本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应是更加平等的教育;面向2030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应该更加可持续的教育。这其中人文主义是重要的思想基础。

有了这样一些思想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教育的未来转型问题,也就是教育的未来转型,是什么型向什么型转?我这里用了三个“型”:适应型教育、超前型教育、创新型教育。

所谓适应型教育就是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主要考虑的是培养的人适应当下的需要,这个需要显然是确定性的,比如我们以就业、求职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便是如此,就业、求职岗位是确定性的。而超前型教育是着眼于为未来超前培养人才,但是我们对这个未来做了一个预设,是一种“确定性”的未来,超前型教育就是为这个确定性未来培养人才。实际上适应型教育与超前型教育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教育面向的确定性。

但创新型教育则不同,学校要面向的未来是一种不确定的未来,有种种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像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我们的校长有没有问过老师、学生在这一年里是怎么度过,怎么去应对的?我们的学校为学生做好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准备没有?这就是创新型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常说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确定性,也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最终培养出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变为美好现实的人才,从这一意义上适应即创新,创新即适应:不仅要适应当下,更要适应未来,不仅要适应确定性的未来,更要适应不确定的未来,进而去创造美好未来。这是面向未来教育基本的立足点,也是教育未来转型的关键所在。

现在人们谈论很多的是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我们不妨看看近二三十年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信息高速公路,当时我们便对学校就有种种的憧憬和忧虑,憧憬信息高速公路来了,学校教育都上高速公路了,信息高速公路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种种利好。同时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我们的学校、老师将来会不会不存在了,会不会被取代了?后面这个忧虑基本消除了。现在人工智能来了,淡忘的忧虑似乎又重新浮起。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对于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有过一个转变和深化过程,最早的教育信息化即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即是教育信息化,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广东制定了一份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标准,这个标准的具体指标基本上就是信息化的标准,特别是基本上是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到今天则是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外在力量转化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内生动力,技术从外在的加持,加持教育、加持课堂、加持校长、加持教师,转变为内在的赋能,赋能教育、赋能学校、赋能课程,等等。从外在的加持,到内在的赋能,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的这一认识转变和深化,对于纠偏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关系在实践中的一些错误倾向是十分重要的。

再回到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和教师不被取代这一问题,也就是智能时代教育如何跑赢人工智能,我想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育如何超越人工智能?只有超越,教育才能够跟人工智能形成优势互补,人类教师才能够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那么,怎么才能够超越?综合思维、创造思维、人文思维是助力人超越人工智能,具体可以体现在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就是怎么融汇知识体系、贯通思维方法、追求人文价值,这几个方面是人工智能不及人类的,在教育方面对应的就是通识教育、创造教育、人文教育。今天的大中小学校需要思考如何加强这些教育,让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智能时代时能够自如地应对。

最后讲一讲面向未来的教育不应是标准化的,而应是个性化的。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两种餐饮的两种质保模式,快餐模式和米其林指南模式。快餐模式即标准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食物的质量是有保证的,因为都是标准化的。但快餐往往没有选择,甚至不利于健康。米其林指南模式确立了优秀的餐饮的具体标准,但并不明确如何满足标准的方法,而由餐厅自己裁量。每个餐厅都会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达到这种标准。之后也没有一些客观标准来判断,只有一些专业评委去评估,他们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样的餐厅,也知道一家伟大的餐厅应该是什么样的。每一家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未来教育要给学校、教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我们上面讲到的以人文主义作为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而最能体现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就是如何尽最大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实现天赋,这就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在“避”与“补”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

面向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这实际上是问题导向与发展导向,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创新型教师。过去我们提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教育者的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没有教育者的创新就谈不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有它的时代特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教师也应有其时代特征,特别是教师的创新型与专业化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对教师的重要价值、重要地位、重要作用与使命等方面,从国家到社会的公共认知越来越明确,现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建立机制使这些公共认知,切实转化为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落实为教师自身自觉的职业行为、教育实践。还有一个问题是在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同时,教师如何自律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近年来,在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师德师风的现象,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害,从而对形成教师的公共认知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立德树人的重要缘由。在加强教师自律的同时,也要强化对教师他律,例如《意见》指出,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

最后想谈谈如何促使教师的新目标定位与自我效能感是相辅相成和高度融洽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岗位的幸福感、事业的成就感、社会的荣誉感。过去我们只提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提荣誉感,但是没有职业荣誉感的责任感,那只是在外在规约和压力下的责任感,缺乏内生性,必然难以真正形成追求职业卓越的责任感和责任行为。只有获得职业荣誉感,才有可能真正产生带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转化为自觉、有效的责任行为。

建立健全教师荣誉制度体系,使每个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能获得适当的荣誉,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解决教师荣誉“有制度、无体系”,以至教师荣誉过度与荣誉缺失并存和教师“被荣誉”与“被平庸”问题,就要让教师真正感知到职业崇高,而产生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干好活的内在动力。同时要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每个阶段都可能适当地“被荣誉”,并产生真正的荣誉感,增强职业的归属感,这有赖于全覆盖的荣誉制度和多样化的荣誉的建立。

(本文系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卢晓中在“现代学校治理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好校长盛典”上的主旨演讲。)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