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有些选择尚且能有时间进行权衡利弊,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有些选择并不能,没有任何时间容你思考,你只能选择,而这些被迫的选择之下往往是生死一念间的事。就如接下来故事里这个1984年为续命移植狒狒的心脏的美国女婴一样,并没有多少时间给她的父母进行抉择,那么这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手术之后,她又存活了多久?
1984年10月14日,孩子的一生啼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医院里斯蒂芬妮·菲伊来到了人间。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的喜悦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斯蒂芬·菲伊被检查出左心室发育不全,最多只剩下两周的寿命,这个才刚出生的宝宝,不久后便要经历死亡。摆在她的母亲特蕾莎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斯蒂芬妮·菲伊留在医院默默等待死亡;二是将她带回家,让她在临死前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在家人的陪伴总死去。这样的选择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作出选择后仍旧改变不了斯蒂芬妮·菲伊即将面临死亡的结局,唯一的不同便是还在世的时候她还能怎样的活着。
特蕾莎一时间无法面对这些,无法面对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就这样逝去,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才刚刚到来,就要回归天堂,她还没有见到这人世间的美好与繁华,没有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还没有听到她叫自己一声妈妈,就这样早早的离开,她还是这样的小,就早早被判了“死刑”。在不可置信和痛苦万分的情况下,特蕾莎选择将斯蒂芬妮·菲伊带回家,她要陪着自己可怜的女儿走过这人生的最后一程。
就当特蕾莎已经心如死灰,一边给斯蒂芬妮·菲伊最好的照顾,一边默默为她善后的时候,她接到了来自斯蒂芬妮·菲伊主治医师的电话。医师告诉特蕾莎,马林达大学伦的纳德博士正在研究一个有关将小狒狒的心脏移植到婴儿身上的项目,这个项目可能对她女儿的病情有所帮助,但是这个项目还处于试验阶段,一切风险还是未知数,让她仔细考虑之后再做决定。
面对这个消息,特蕾莎原本已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心,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可她又陷入了无限的纠结之中。她在犹豫,若是不作手术自己的女儿便会死亡,若是做手术那么便有一定的几率活下去,但提供心脏的小狒狒会因为她的女儿而失去生命。而且手术的风险极大,斯蒂芬妮·菲伊,她那可怜的女儿很有可能会在手术中死去,并且还会拖累一只小狒狒也失去生命。她纠结着,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当她在面临这刻不容缓的选择之时,她看到了在摇篮里甜甜睡着地斯蒂芬妮·菲伊,于是她选择狠下心,选择牺牲狒狒,她没有办法放弃自己的女儿,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都要一试。她不想等自己的女儿死去之后,她的后半生都在拷问自己,是不是当初选择移植,孩子将会好好地活着,她会怨自己没有给自己孩子生的希望。至于那只被牺牲的狒狒,她只能选择做一个恶人,无情的将狒狒的心脏当作一个器官,只是一个器官。于是,她带着孩子找到了伦纳德博士,在担心与害怕之中她收获了一个好消息——手术很成功。在经历过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之后,特蕾莎悬着的心可算是放下了。看到斯蒂芬妮·菲伊熟睡的样子,听见她有力的心跳声,仿佛一切就在做梦一样,她希望这一场梦永远不要破碎。
可这场梦终归是要被打破的,奇迹最终还是没能发生。在手术结束后的第21天,斯蒂芬妮·菲伊在严重的排斥反应中离去。特蕾莎的期望终究还是落空了,没有什么比给你希望又让你绝望更让人痛苦。特蕾莎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为什么这个梦不能坚持的再久一点,至少不要来的这么突然。而为斯蒂芬妮·菲伊做手术的伦纳德博士,从一开始的手术成功站上神坛被鲜花与声讨并存,到斯蒂芬妮·菲伊因排斥而离开人世之后跌落神坛,自此被声讨和谩骂包围。甚至,他被爱动物人事进行人身攻击,被要求停止这类动物的移植实验。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他暂停了实验,并且不会明面上再进行出有关动物移植的手术。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有时候,不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正确的结果;而造成不正确的结果的却是因为正确选择”特蕾莎的选择并没有做错,作为一个母亲她竭尽自己的所能,为了创造一个奇迹,只可惜这个奇迹并没有发生。即便这个选择看似十分残忍,但我们没有权利去道德绑架一个母亲放弃自己孩子被救的希望,而去拒绝这个手术。毕竟在我们遇到同样的抉择之时,我们不一定能做的比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