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东晋祖逖有大志,与好友刘琨常相互鼓励,共谈时局。半夜鸡叫,有“不详”之说,祖逖却当成了勤学苦练的信号。“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闻鸡起舞,与好友一同练习剑法,成大事者一定要有自律的习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认为当下是对的,在另一阶段的时候反而觉得过去的人生不值一提,今日才是正确的选择。人生就是不断地做选择,在选择中有时会犯错,甚至想忘记过去。也有人选择勇敢地面对,正视曾经,也心怀未来。
有这样一个人,他把自己的名字取《归去来兮辞》中这句“今是而昨非”的“非”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个人本身也确实做过许多自己后悔的决定。他就是四川的张非,一个被称为考霸和“高考钉子户”的人物。
高考作为众多中国学生和家长眼中的上升阶梯和成才途径具有重要的地位。一场高考似乎就可以决定一个学子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所以在备考前期,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紧张,希望能通过这座独木桥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出生在四川的张非亦是如此。
张非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他原名张帆。在上世纪90年代,张帆的家乡盛行成绩好的上中专,因为中专包分配可以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张飞的母亲也不例外,在儿子14岁的时候,母亲不愿意让儿子继续读高中,而张非自己希望能够继续升学。然而,张非拗不过母亲的要求,张非只能告别高中,考入一所四川的邮电学校。
但仅过了两年,张非就觉得自己不想再继续上邮电学校,于是他又与父母进行商量,才重新回到老家的一所中学读书。张非的中考成绩,本就是全县的前三名,自然他上高中也不会差。二零零二年,张飞参加高考,他心目中的大学是北京大学,志愿填报时也只填写了北京大学。高考成绩下来,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与所填志愿就差了一点。
希望落空,这时复旦大学却为他伸出了橄榄枝。目标坚定的张非认为自己不能放弃心中的理想,于是他决定再复读一年。二零零三年,张非再一次参加高考,这次他终于命中靶心,实现自己的理想。张非的分数比北大的录取分数线高了两分,顺利进入北京大学。
进入大学后的张非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努力,他逐渐沉迷于网络。当别的同学去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寝室里玩网络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从开始按时上课到后面逐渐逃课,甚至之后连课都不去上。按照北京大学的规定,一个学生挂了五科及以上的话就会被退学,玩了一学期的张非自然成绩落下很多。
期末考试时,他挂了两门课,自然心里也非常紧张,害怕继续挂科。但为了逃避,他选择继续玩游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到另一学期时,他已经挂了七门课,这七门课彻底将张非击败。无奈之下,他只能从北大退学。
二零零五年6月,回到家继续复读一年的张非又一次参加了高考,这次他获得了南充市的高考状元。这一次,他被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重新进入清华大学的张非心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激动,他又开始担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管住自己。进入清华之后,果然他又陷入了游戏中。第一学期挂了一门课,等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因为挂了太多门,导致学分不够,再一次被退学。
张非心情非常低落,甚至感到绝望,本是前途无忧,却二次被退学,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太大。回到家之后,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应该再复读一年,于是他再一次投入到复读中。为了重新开始,他给自己改名为“张空谷”。二零零七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一次,他逐渐改变了自己以往玩游戏的习惯,开始认真地对待起自己的学业来,并且也开始为周围的人着想。
终于,张飞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毕业之后,他想继续读研究生,但考研失败。张飞回到自己的家乡,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对网瘾的戒除也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于是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终于戒了网瘾,并顺利考入了一家事业单位,过着比较稳定的生活。
他4次高考,一次复旦,一次北大,两次清华,可过得有些意外。本可以有更好的前途,现在却绕了一大圈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就是如此,机会一旦来了,就应该好好把握,失去之后很难再有,后悔药世间难买。毕竟,人生没有太多“昨日”和“今日”,是非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