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村上春树说,普通人啊,生在普通家庭,长在普通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着普通的事情……
来自河北衡水中学的高三学生张锡峰,站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的舞台上,一开头就引用村上春树的话来介绍自己“普通人”的身份。
他说自己出生于河北东部的一个乡村,在那里度过了平平淡淡的十年时光。
而让他由农村走向城市的契机,是因为“乡下对教育资源的匮乏”。于是,他离开了家,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今年17岁的他,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大考,和千千万万的寒门书生一起,为自己的命运而博。
他在演讲中,这样形容这段经历:
今年我高三,高考报名之后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学生,而是考生。
我们拼了命地学,没日没夜地和时间竞赛,我们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
有人说,我的理想是斯坦福,有人说我要考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有人说我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们为此沉迷,为此消瘦,这种感觉让我们疯狂。
在演讲的后半段,他甚至情绪激动地说:
反观那些无故诋毁我们的人,你见过衡水中学高三凌晨5点半时的样子吗?
你以为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场,一边奔跑一边呼喊是为了什么?
是假装吗?是作秀吗?我们是为了改命啊!
他说,衡中的孩子,他们不是高考机器,他们只是一群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成为父母的骄傲。
他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就是这样一段十分钟的演讲,让不少观众湿了眼眶,特别是他的母亲,数次落泪。
也因为这段十分钟的演讲,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连两个话题上了热搜:
有人说,这段演讲,看似励志,但其实就是一碗“毒鸡汤”;
有人说,“你死我活”、“成王败寇”的教育,让很多孩子即便成绩很好,内心依然匮乏,甚至带着仇恨,缺乏内心的平静和笃定;
还有人说,没人诋毁你们,大家说的是衡中。至于为什么说衡中,看看这位小伙子说话的逻辑和异常亢奋的状态就清楚了……
衡中的教育模式,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02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对衡中的评价:
衡中的苦,苦得让你怀疑人生。乙之砒霜、甲之蜜糖,有一群考生,为这样的感觉疯狂。
事实真是这样吗?
前不久,有段《衡水中学24小时》的视频刷爆了网络。
在视频里,凌晨六点,衡中的学生们就已经穿戴整齐,赶到了操场,在老师的带领下争分夺秒地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个环节——早操。
做完早操后,就是早餐和紧锣密鼓的上课时间。
到了中午12点,原本该放下书本,暂时放空一下的午餐时间,却变成了同学们另一个上自习的地方。他们会在等待吃饭的间隙,开始读书和背单词,每个人的T恤背后都印着四个字:天道酬勤。
吃完午饭稍微休息一下,又开始一下午紧张地学习。
很快,到了晚上7点,学生们也不会着急去吃饭,而是在这时进行一天的学习复盘。
为了保证在晚上10点关灯前完成洗漱,他们又会小跑着回到寝室。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曾有人在网上问:在衡水中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下面有个高赞的回答是这样说的:
衡中的学生都高度自律,自习课上如果想趁机偷懒走神,在本子上画画或者写点无关紧要的东西,根本逃不过教室的高清摄像头。
一旦被抓,违纪名单就会贴在学校里,被通报批评。
作业要求: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衡中上课禁止行为:严禁拖堂、看表、朝外看、擦眼镜、翘二郎腿。衡中还要求学生上什么课就应该看什么书,不能走神。
从衡水中学考入北京大学的刘同学说,他有次就是自习的时候靠着墙坐,就被记自习纪律了,可能是觉得他这样太舒服了,没有在学习。
衡水中学的学霸齐培轩,也曾在采访中说过,衡水中学的管理非常严格,一天时间安排到极致。
5:30起床,5:40跑操,6:00跑操结束,到教室早读。
6:30-7:05是早餐时间,6点50分班主任会准时站在讲台上,清点人数……
即便是周六,也仅仅只有40分钟的支配时间。
看看这张衡中的作息表,都是按分钟来计算。
所以为了节约时间,衡水中学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是短头发,就是为了方便打理。
03
在这样的“衡中模式”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衡中基本上出现了碾压的优势。
2017年,衡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有175人;
2018年,衡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高达214人,成为全国清华北大录取最多的学校;
2019年,衡中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又创了新高,多达275人……
所以白岩松说,河北所有的高中加起来,都干不过衡中一所学校。
而衡中之所以在高考中,有这样傲人的战绩,完全离不开它经常被人诟病的“半军事化”管理。学生们在入学时领到的床垫,都是军绿色的。
它还时常和另一所有着相同“教育观念”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高考工厂”。
但猫叔想问,你有什么资格嘲笑它们?嘲笑这里面读书的孩子们?
还记得近几年的临近高考,毛坦厂中学几乎都要被刷屏。
有一年是因为毛坦厂中学的一位考生,一年做了5千张卷子,所有卷子推起来有一米多高,时间紧张还不敢生病。
他们90多人的班级,筹集了3万块班费,三分之二都用来买卷子做题,不仅如此,考生们每天还要学习到凌晨两点。为了防止熬夜免疫力下降,他们还要提前吃一些药物防止生病。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要这么苦?
那是因为毛坦厂中学,在成名之前,仅仅是一所很普通的乡镇高中,招收的学生也大部分是六安金安区周围的农村孩子。
当时为了养活学校里的老师,学校开始招收周边县市的城里孩子,只要给钱多少分都收,名义上叫借读。
所以,大山里艰苦的毛坦厂中学,成了“不良少年”戒网瘾的专属学校。
直到2005年,毛坦厂中学校长朱志明开始接纳复读生和应届高中生,并让当年那批“网瘾少年”一个个考进了本科,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了1000人,随后每年以近千人的增幅上升。
毛坦厂中学才有了“成绩再差的学生,送到这都能圆大学梦”的口号,从此毛坦厂中学的名声也慢慢传遍了大别山。
其实衡中的现状和毛坦厂中学的现状差不多,他们都寄托着一代又一代底层人民,想靠高考跨越阶级的夙愿。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他们的教育,去质疑这些想“土猪拱城市白菜”的孩子们呢?
就像白岩松在节目里,评价“毛坦厂模式”时说的那样:
谁不想改变命运呢?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甚至一个卑微的家庭的孩子,你拿什么与富二代官二代竞争。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以背水一战的精神,才有可能与命运角力,才可能有出头之日。
毛坦厂中学的孩子们,大都是贫民家庭,打工者的后代。他们承载着父母的希望。是父母对自己命运的诅咒和对孩子命运的抗争。
无论如何,我做不出嘲讽六安毛坦厂中学的事情。
毛坦厂中学如此,衡中也如此。
任正非曾四次提到衡水中学,他甚至把衡水中学这座扎根于河北省贫困地区的名牌中学,视为华为人自强不息、摆脱困境的标杆。
因为他坚信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读过的书铺出来的,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学校中,衡中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而对于像衡中和毛坦厂中学这样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质疑和指责,毕竟我们没有生活在那里,我们不能理解那里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最后,用一个网友理性的评论作为结尾:
这样的模式,无法用“对”或者“错”来评判,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是不同。
无论如何,把握当下自己能接触到的最好的机会去努力去拼搏,做不会后悔的决定,就已经值得鼓励和赞美了。
对不起,我做不出嘲讽衡水中学张锡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