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吐奶怎么办?
刚喝饱吃足的宝宝,躺在床上望着父母,突然嘴里像水龙头打开了,奶白色液体流出来。赶紧抱起来,液体更像瀑布奔涌而出。
家人马上给宝宝清理身上的奶渣,留下一片狼藉的房间,不禁抬头问苍天:宝宝吐奶何时了?
其实,吐奶是一个新生儿很常见的问题,但对新手爸妈来说,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作为家长,我们留意一些小细节,可能会给宝宝吐奶有小小的改善。
为什么小宝宝容易吐奶呢?
东西吃进肚子里会经历这么一段旅程:
嘴巴食道胃
而在食道与胃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入口叫食管下括约肌,这个括约肌就像一段“弹簧”,是食管和胃连接部位的一圈肌肉。当我们吞入东西时,这个“弹簧”就松开了,让食物能够进入胃,胃部一扩张,这个“弹簧”一收缩,防止食物再返回食管。
为什么宝宝容易呕吐呢?这与新生儿身体发育尚未完善有关:
·宝宝还不会坐,大都半躺或躺着吃奶,胃处于水平位;
·宝宝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会出现松弛;
·宝宝们喝的奶是流食,容易流动。
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宝宝们为何容易吐奶的原因。
宝宝吐奶,我能做什么?
如果宝宝并非牛奶蛋白过敏,吐奶没有影响体重增长,宝宝也不会出现哭闹烦躁,其实新手爸妈对此调整心理预期,慢慢静待花开就好。
但如果新手爸妈还是觉得困扰的话,可尝试从以下情况着手改善:
禁止在家中、车中吸烟
尼古丁可使食管括约肌松弛,加重宝宝吐奶的情况。如果不能戒烟,接触宝宝之前要洗脸洗手换衣服,因为处过香烟环境的人身上有烟尘颗粒,也就是俗称的“三手烟”。当然如果能戒烟并坚持下去,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生活环境,还能省出一笔育儿费。
避免过度喂养
奶瓶喂养容易陷入一种怪圈,喂养者觉得宝宝把奶瓶里的奶喝完才算是“功德圆满”。
然而宝宝吃奶并不是机械式设定、每顿奶奶量都一致,因此奶瓶喂养相对更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宝宝吃多了,容易导致胃过度扩张,造成生理的胃食管反流。再加上宝宝的食管下括约肌能力弱,自然无法阻挡食物的反流,容易引起呕吐。因此尝试控制好每一顿的量,根据月龄选择相应的奶嘴控制流速,避免宝宝喝得过快。
母乳喂养
有限的数据提示,母乳喂养对婴儿吐奶可能具有防护作用[1],但具体的保护机制尚未经过正式评估。
体位疗法
喂完宝宝后,将其竖抱,使其趴在肩上20-30分钟,可能可以减少吐奶的次数。
竖抱觉得累,有爸妈可能想着放婴儿座椅里能不能减少吐奶呢?这种宝宝上半身一侧升高,半仰卧着的体位不仅对婴儿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反流的发生。
另外也不推荐以侧卧位来预防宝宝吐奶,除了因为目前无高质量证据证明该方法有效之外,侧卧位还可能导致发生婴儿猝死综合症的风险增加,可以说是弊大于利,不建议尝试。
宝宝吐奶有哪些情况要注意呢?
正常情况下,宝宝吐奶是正常的,但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警惕:
·呕吐绿色胆汁样的东西
·呕吐有血性的东西
·持续的呕吐
·生后6个月后呕吐频率没有缓解,甚至比前6个月高
·呕吐的同时有便秘/腹泻/腹胀等问题
·频繁的呕吐导致宝宝体重增长缓慢、吃奶烦躁、哭闹甚至拒绝吃奶、哭泣和拱背,看起来像是在忍受痛苦等提示胃食道反流严重的情况。
·吐奶同时出现血便或便便带血、湿疹表现加重,要警惕是否牛奶蛋白过敏。
如果有这些情况,通常提示着有消化道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或者是呕吐已经影响到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家长应尽快送宝宝就医。
吐奶情况何时了?
大多数的婴儿吐奶都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会有一个逐渐减少频率的过程,在1岁末能够恢复正常。
或许目前宝宝情况让你狼藉不已,但宝宝身体需要时间发育成长,这些都会成为过去,爸爸妈妈们就静待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