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高温的天气里,很多家长都会带娃外出玩水。
然而,在孩子们享受清凉、痛快游泳的同时,发生溺水事件的概率也增加了。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共同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2015)》数据显示,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三大主因中,溺水占比超过50%,位居第一。
夏天是溺水事件高发期,每年学校也都会做防溺水的宣传,但溺亡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令人叹息。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孩子?暑期带娃玩水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很多家长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看好孩子不让他离开视线,但事实上,防止孩子溺水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挑选个颜色合适的泳衣。
泳衣颜色没选对,可能导致孩子溺水
澳大利亚的护士Sarah,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拍摄泳池的照片,看上去普普通通。
但Sarah表示,这张照片中泳池的底部,有一名身着蓝色泳裤的小男孩,他几乎与周围的环境融合一体,站在泳池上方,完全无法看到。
因此,Sarah向家长呼吁,不要给孩子购买蓝色或者暗色的泳衣,否则一旦发生溺水,后果极其危险。
有家长可能会觉得小题大做:一个泳衣颜色而已,孩子溺水时大声呼救、挣扎、拍打水面,不比穿亮色泳衣更显眼吗?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溺水都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死亡,根据公安部和国家卫计委统计,有一半以上儿童溺水地点距离家长不超过23米,距离最短的仅仅只有不到2米。
如果孩子身着深色泳衣,“静悄悄”地发生了溺水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真正的溺水,动静比想象中小得多
2017年,芬兰有名男孩在跟父母前往游泳馆游泳时,误从儿童区游到成人区,遭遇了溺水。
然而,尽管小男孩身边“人来人往”,途中一名成年男性距离男孩只有几米远,泳池里有名女性,甚至还看了小男孩一眼,大家却纷纷对其视若无睹。
难道这是因为人们太冷血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事实上,周围的人根本没有发现小男孩溺水,真正的溺水,动静比想象中会小很多。
当人发生溺水时,整个人的大脑会一片空白,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肌肉变得僵硬,很难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去做出挣扎的动作。
而且随着鼻子、嘴巴浮浮沉沉,人在喝水之后,喉门会出现痉挛反射自动关闭,保护呼吸道,所以溺水以后往往也无法去大声呼救。
短短5分钟以内,人体就会失去意识,不超过10分钟,就会发生溺亡。
所以,孩子遭遇溺水的过程,可能是静悄悄的,动静非常小,周围的人很难及时发现、施救,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死亡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如何避免孩子溺水?
1.时刻对孩子保持注意力
家长是保护孩子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带孩子外出玩水,我们要时刻将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
一旦发现孩子头部长时间埋在水里,安静地直立在水中、目光呆滞,头部在水面、身体却像爬楼梯等疑似溺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展开救助,切忌任由孩子独自在泳池里玩水,自己在泳池边玩手机。
2.不带孩子去开放水域玩水
相较于室内泳池,开放水域环境更复杂,孩子遭遇危险的概率会更高。
尤其有些孩子会仗着游泳技术“高超”,觉得即便是开放水域,也足够保护好自己。
但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万一发生危险,孩子很难实行自救,缺少必备的救助设施,家长即便在一旁,也很难及时展开救援。
所以,带孩子去游泳馆里的室内游泳池相对会更安全,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孩子去开放水域玩水。
3.给娃穿上亮色泳衣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泳衣时,一定要尽量挑选亮色,并且最好选择荧光色,避免挑选与泳池颜色相近的蓝色、暗绿色。
如果身着暗色泳衣的话,最好能够佩戴亮色、荧光色的泳帽,确保身上有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
结语:
夏季溺水事件频发,我们带娃外出玩水,一定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意外之所以被称为“意外”,就在于它来临的时候,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只有多了解防止儿童溺水的相关知识,多一些警惕,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今日话题:暑假时,你会带孩子外出玩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