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经常被外人评价为“害羞、胆小、像个小女孩一样”,因为他的一些行为刚好符合大家对于“害羞、胆小”的传统认知,比如:
见到不太熟悉的长辈或者小朋友几乎从不主动打招呼,大大方方地说一句“你好”。
经常远远地站在一群小朋友旁边,想加入他们但又不主动靠近,要默默地观察很久。
面对新事物、新环境,第一反应是拒绝和抗拒,需要很长的适应期才能接受。
加上我儿子肤色很白,长得眉清目秀,所以,很容易给大家留下“害羞、胆小、像个小女孩一样”的刻板印象。
在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以后,我发现很多家长都会将以上行为解读为“害羞、胆小”,然后用各种办法引导孩子变得“大胆、大方、热情”,有一个妈妈甚至用贴小红花的方式来奖励孩子主动开口叫人,只要孩子今天主动地、大方地叫人了,回家就奖励一朵小红花,集够多少个小红花就可以兑换奖品。
真是大可不必啊。
因为,很多我们认为的“害羞、胆小”的行为,都是孩子成长发展阶段中的正常表现,不是真的“害羞胆小”。
是我们误会了孩子。
在这3个阶段,孩子的“害羞、胆小”不是真得害羞、胆小
解读孩子的行为,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以及这个阶段下对应的发展规律,脱离这个准则的判断,是不客观的。
在孩子6岁之前,有4个阶段的表现是不能直接归因于“害羞、胆小”的:
1、分离焦虑期
分离焦虑期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了,一般在孩子6-8个月大时出现,在14-18个月时达到顶峰,在2岁时候逐渐下降。
此阶段,孩子从谁抱都可以变得除了主要带养人,谁抱都不行。
孩子见到陌生人,会躲在妈妈身后,被不常见的亲戚抱起来会嚎啕大哭,离开妈妈太久会焦躁不安。
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怕生”,一切陌生的人、事物、环境都会让孩子出现胆小、害羞、不敢向前的行为。
此时,孩子表现出的害羞、胆小等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害羞和胆小,其背后的原因是:
孩子已经进入分化的依恋阶段,和最密切的抚养者建立起依恋关系,比如妈妈,离开妈妈,面对陌生,孩子就会变得焦虑、恐惧,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孩子的认知有了质的发展,能够区分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但又被认识受限,不能解释面前这个陌生人是干什么的,对自己有没有构成危险,也无法解释熟悉的人去了哪里,还会不会回来,所以本能地害怕陌生人,抗拒陌生情境。
所以,如果一个1岁的孩子,见到家人熟悉但自己却没见过几次的人来伸手抱自己,选择躲在妈妈身后,紧紧地抓着妈妈的手,既不打招呼也不热情与对方互动,是正常的。
2、陌生人焦虑期
或许你会说,分离焦虑期的害羞胆小是正常的,我能理解,但是我的孩子都3岁多了,早都过了分离焦虑期了,怎么依然害羞胆小呢?
因为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个陌生人焦虑期,即对不认识的人持有一种警觉。
很多孩子到了2岁以后,还会再经历陌生人焦虑,一直到4岁左右,这种焦虑才逐渐消失-------《发展心理学》
这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原本挺开朗活泼的孩子,突然又开始怕生了,又不愿意打招呼了,羞羞答答地。
因为不知道孩子还会经历一个陌生人焦虑期,所以很多家长会错误解读孩子的行为,担心孩子的害羞胆小会影响他的社交发展,也会害怕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
我儿子3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和奶奶在院子里遛弯,碰到了奶奶的同事,儿子大概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同事,所以很拘谨,奶奶让他给同事打招呼,他怎么都不说话。
奶奶回家后告诉了我这个事情,我猜奶奶当时应该很尴尬,担心同事会认为孩子不礼貌,见到长辈不主动打招呼。
然而,若是我们知道孩子不打招呼是因为陌生人焦虑,就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替孩子解围。
3、单独游戏期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有一段时间只喜欢一个人玩,就算和小朋友一起玩,也是各玩各的,很少有交流互动。
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不免担心,孩子是不是不敢和别人一起玩?是不是不合群?这样胆小害羞,以后社交就是大问题了。
其实,这个行为反应的是孩子的游戏发展规律,而非“害羞、胆小所导致的社交问题”,这个规律是:
0-2岁的孩子,其游戏模式是“无目的活动和单独游戏”。3-4岁的孩子,其游戏模式“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从这个规律中我们可以看到,4岁之前的孩子主要的游戏方式就是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单独游戏是指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不和别人一起玩,平行游戏是指孩子们虽然在一起玩玩具,但是不交流,各玩各的-----《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就拿我儿子来说,他的天生气质属于谨慎慢热型,在2、3岁的时候,我带他下楼遛弯,经常能看到的是他疏离于一群小朋友之外,玩自己的玩具,自得其乐。
别的家长会打趣说我儿子好害羞,怎么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我知道,这并非真的“害羞胆小”,而是处在单独游戏阶段而已。
等这个阶段顺利度过,到了4岁的时候,我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带着玩具下去找小朋友玩,而且因为他从不抢玩具、不打人、愿意分享、人缘很好。
可见,所谓的“害羞胆小”在特定阶段是必然会出现的正常行为,差异则体现在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上,有的孩子天生热情,有的孩子天生慢热。
因此一定会有孩子见人就打招呼,嘴巴特别甜,从小就是“社牛一枚”,也一定会有孩子不擅长做“社牛”。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3个阶段
前面说到的3个阶段中,孩子的“害羞和胆小”并非是真得害羞胆小,如果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孩子会顺利度过,建立起自尊自信和客观的自我评价。
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规律,就会非常想要纠正这个行为,形成负强化,给孩子贴上“你怎么这么害羞、这么胆小”的标签,让“害羞、胆小”成了真。
那究竟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3个阶段呢?
1、不逼迫、不强制、以退为进
对于不敢打招呼、不愿意加入群体游戏、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可以后退的港湾,不逼迫、不强制、不把孩子推出去,独自去面对恐惧。
“有什么可害怕的,大胆点,举手回答问题”
“勇敢点,小男子汉,不要这么胆小”
“要有礼貌,要主动和人打招呼,害羞啥,赶紧叫人”
类似这样的话语,不但不能消除孩子对陌生情境的恐惧和紧张,反而会增加孩子的无助感,把孩子推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前进吧,孩子会焦虑,不知道如何应对陌生人。
后退吧,孩子会愧疚,害怕被家长嫌弃、训斥。
有了这样不好的情感体验,孩子会更加排斥类似的情况,换句话说,你越逼着孩子打招呼,孩子越不敢打招呼。
我们可以尝试“以退为进”的策略,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害怕,可以回到我身边,我会陪着你的,我知道你需要多一些时间。
只要孩子知道自己在害怕、恐惧的时候有路可退,爸爸妈妈可以完全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内心就是安全的,在下次、下下次、或者下下下次的时候,就会勇敢地迈出一大步。
2、敢于替孩子解围
当家长觉得孩子“害羞、胆小”是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旁边有人”的时候,比如集体活动、游乐场、聚会等等,孩子的行为会让家长觉得尴尬。
为了缓解这种尴尬,很多家长会成为旁人调侃孩子的“帮凶”,说出“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有点害羞”这类话。
如果经常这样在外人面前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会越来越没自信。
当孩子不敢打招呼的时候,我们告诉对方:孩子第一次见你,有点陌生,过一会儿就熟悉了,咱俩先聊。
当孩子不愿意当众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就给那个要求孩子表演节目的人说:你给孩子打个样儿,我记得你唱歌可好听。
当孩子只想自己一个人玩,不愿意加入小群体的时候,我们就给那个盛情邀请的人说:孩子现在更想要自己玩一会儿,等会他玩够了,就来加入你们,你们先玩呗。
敢于替孩子解围的父母,是孩子战胜“害羞、胆小”的底气。
3、不给孩子贴标签
虽然孩子的行为表现确实和“真害羞、真胆小”一样,会逃避、后退和抗拒,但是我们也不能直白地对孩子说:你咋这么胆小呢?
因为说着说着,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害羞胆小的,这就是自己应该要有的样子,然后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父母的评价。
贴标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诅咒。
我常给向我抱怨孩子害羞胆小的家长开玩笑说:孩子得一直害羞胆小下去,否则就对不起你们的心心念念了。
我们只要换种描述方式就可以避免贴标签:把“不敢做某事”换成“我知道你需要多一些准备时间”就行,如此一来:
孩子不敢打招呼就变成了“孩子需要多一些准备时间来打招呼”。
孩子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就变成了“孩子需要多一些准备时间来举手”。
孩子不敢去陌生的游乐场,就变成了“孩子需要多一些准备时间来熟悉游乐场”。
发现这两种说法的区别了么?
前者是盖棺定论,认定了孩子就是不敢,就是害羞胆小。
后者则是成长型思维,知道孩子的行为是暂时的,同时暗示孩子:你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多一些时间,然后再去做。
最后,我想说,我们总是期望孩子成为我们心目中想要的那个样子,所以对孩子事事有要求,处处有建议,然而,所有要求和建议,都应该建立在客观的观察之上,然后再问自己两个问题:
孩子是不是真的是这样?
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