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小长假,水深火热的,左手网课右手带娃,琐事缠身…
北京一秒入冬,娃儿换季鼻炎加我的呼吸道折磨,全家人都处于低气压状态,每天日常就是各种打脸现场…
正不知道上号和大家聊点啥,会员群里一条疑问给了我个思路:
移民陪读,是为娃“孟母三迁”,还是移民中介骗人的嘴?我不是移民行家,但前几年还真做过不少比较教育的研究。从自己的角度,浅浅说一下私人的想法,还是那句------说的不对以你为准。谁家的孩子,谁负责。任何人,都不如亲爹妈在孩子身上有发言权。这几年,双减加教改,好多爸妈更焦虑了,过去能卷一卷抄作业,现在连学区房、少年班都不如之前“捷径”了,赌来赌去,还是很揪心。面对铺天盖地的移民陪读广告,中介机构和房地产商口若悬河描绘的美好前景,不少家庭考虑让孩子走“国际娃”的路线。
而随着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移民“陪读妈妈”,也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我在咨询中遇到不少美加、澳新的“陪读妈妈”,她们辞去国内的工作,告别久居的城市,孤身带着孩子远赴陌生的异国,全身心地扑到孩子教育的身上,照顾他们的一切生活起居。
移民“陪读妈妈”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生活中的唯一,只剩下孩子
Rita曾是北京一家大型通信公司的项目经理,工作体面,薪资可观,因为孩子户口在深圳,无法参加北京高考,于是咬牙辞职,带着孩子去海外求学。
和诸多典型的陪读家庭一样,爸爸留在国内继续自己的事业,妈妈全职海外照顾孩子。
十年来,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屈指可数。
生活沉重的压力全都压到Rita一个人的身上。
在她的日程表里,密密麻麻记录了一天的安排。
从早上5:40起床,到晚上22:20睡觉,做饭、做家务、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
没有空闲,没有娱乐,没有社交。
Rita在纪录片中坦言,自己都不敢生病,因为没有人会照顾她。
但最让Rita欣慰的是,孩子的成绩非常好,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我想也是这种自我满足。
移民陪读妈妈的生活中,除了孩子,也许就剩下一片空白。
我只想有一份正式的工作
王晓春是一个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带孩子去新西兰念书前,她是一名北京的金领,曾经的梦想是做家庭主妇。
但到了新西兰后,她发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如此之难。
每次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丈夫,也只能在自家车库开一个工作室,而客户的主体,也仅仅来自于周边的华人群体。
亚裔无法融入欧美核心文化的疏离,自身从公司高管到家庭主妇的心理落差,孩子对其只能做家庭主妇的不屑,慢慢地都会化成“陪读妈妈”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经济压力,难以承受之重
张婧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原本是成都电视台国际新闻翻译,如今也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妈妈。
她曾以为美国养娃不会花太多钱,但事实上,张婧即使不出国旅行,不买名牌包包,一年的费用也在20万左右。
张婧说,养一个娃都够买几十个爱马仕了。
孩子,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到底要不要移民陪读?
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成长环境,是父母打造国际娃的初衷,但移民陪读妈妈多数从国内高管变成国外的蓝领甚至家庭主妇,或者为了留学而留学,选择泰国、马耳他作为留学地,甚至有些经济能力无法承受,举债陪娃留学,我认为值得商榷。假如真的有钱任性,陪读只是“随意”,那无可厚非。但对于大多数家庭,“移民陪读”意味着脆弱的经济、崩解的家庭结构、没有回头路的选择、和孤注一掷的求学。别人的路,不一定就适合自己。
01
你眼里是教育,商业眼里是生意
大概只有地产商和中介才会告诉你“一片大好”,过来人究竟如何,要自己去看看。
比如很多人在说的“移民获得外籍身份”极低的要求考回清北,really?看看录取率,看看教育环境,看看年年在变化的报考政策,值得吗?
还有很多人吹捧的“泰国读书考欧美是捷径”,你试试看看当地靠谱的语言机构、合适的升学机制、多元的教育选择是真的够吗?走一圈,除了特大城市以外的社会环境,真的是教育的乐土吗?
不否认“特殊情况”的存在,但是先看清楚前路,再说选择本身。
02
哪里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注意信息差
看上去容易的路也有代价,不管精英教育还是快乐教育都有独特的语境。
和大家鼓吹的“国外教育更轻松“相比,教育选择和当下的环境、体制、通道密切相关。
为争夺稀缺的教育和就业资源,各国家庭都要经历惨烈的竞争。
中国有虎妈鸡娃,课外补习(现在双减,父母亲自上阵了)还有军事化管理的衡水中学;欧美除了放羊式的大众快乐教育,更有加州惠特尼中学的魔力4法则。
《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一书中写道“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
不管是运动,还是学习,再好的天赋优势,背后也离不开付出。
父母再怎么给孩子优化资源配置,也别幻想“一片大好”的捷径,真的扎根下去,普通孩子压根没有捷径。
03
条条大路通罗马,重点是适合孩子和自己
没有完美的选择,只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家庭环境的情况、父母教育的起点各方面综合评估。有位找我咨询的“陪读妈妈”,说到孩子的“叛逆”,妈妈这几年的“困境”,夫妻分居两岸的“崩溃”,失去失业和社交的“孤独”… 教育突围之前,自我和亲子关系都已经窒息了。值不值,只有自己知道。
04
孩子大概率比父母强,但大概率不会比父母强太多
咱们照照镜子,别幻想自己做不到的,孩子就能做到。把关注点放回自己身上。
教育是场马拉松,生在罗马又如何?
找到自己的核心需求,别贪心,就像学区房一样,真的砸了太多钱,孩子没有回报,心态能平和吗?
就像学区房和移民陪读,花了老本,破釜沉舟,心态能无所谓吗?
一旦是举家“孤注一掷”的豪赌,必然是双输。
只有一种教育选择是成功的,那就是,全家都能自洽。
回到那句:教育选择是极其私人的,看到选择,衡量代价,回归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