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说的是,造成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成绩好的学生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小学成绩好,初中不一定好,初中成绩好,高中不一定好,这句话非常正确。
我自己就曾经是这样的情况,小学成绩还算不错,哪怕是上了初一,第一次组织考试的时候,考小学的内容,我当时也是全年级第26名,总的来说成绩还是出于上游。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正当我还在为自己第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得意洋洋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初中竟然有七门课,这对当时小学只有两门课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惊天霹雳,甚至还要从头开始学英语。
突如其来的学习压力,让我过去很快就能做完作业然后休息的我完全不能适应,更何况当时初一就要上晚自习,每天三节课,一直要上到晚上九点钟,这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难熬的,那就是不能玩。
因此我的注意力很快就不放在学习上了,而是开始寻找小说的刺激。
这就导致我在读初中一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时,我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从全年级第26名,一下子滑到了151名,这个数字我现在还记得,因为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
记得当时的班主任甚至还对我说,是不是第一次考试的时候作弊了,但当时我天生高傲,对作弊是不屑一顾的。
而过去我考试的时候总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源自于对自己知识储备的自信,以及对试卷内容的理解形成的。
但自从我上了初中之后,我在考试写卷子的时候,那种自信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远,随之而来的就是恐慌。
于是我更加开始认真听课,开始听老师讲卷子,开始听课程的内容,但七门课下来,有时候新学的知识点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接下来又是新的知识点,作业多到做不完,却还是没有休息时间。
于是到了初二的时候,我便彻底的“躺平”了。
虽然那时候还没有躺平这个说法,但我发现努力没有太大的作用时,就会躺平,这就跟现在年轻人在职场中的表现是一样的,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
此后我上课便很少听讲了,除了我喜欢的语文课,我从小就对人文社科感兴趣,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不是以七门课论成绩,而是只选专业的话,我想我甚至能够做一个教授,做一个学者,专门研究社会学或者历史,或者人类学等等。
可惜,选专业这件事,那是要等大学之后的事情了。
因此,我挺理解有些人说应该废除高考这类声音的,因为高考讲求的是“全才”,但少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全才,他们大部分人都沦为了考试的机器,成为了考试的机器,缺乏创新能力,只能按部就班。
话题好像扯远了,本质上我个人认为小学和初中其实是一个分界线,或者说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你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强度,那么到了高中,大概率你的成绩也不会下滑,不会太差。
但很多人是小学成绩很好,一到初中反而成了问题,从两门课变成七门课,这种差异,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程度,都决定了一个人的成绩是会更好,还是会更坏。
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这决定了今后孩子是考怎样的大学,选择怎样的专业,以及进入怎样的公司,最后拥有怎样的收入。
基于此,要想孩子的成绩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准线之上,那么作为父母而言,就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而非是具体的学习成绩。
今天的孩子大部分智商是一个均值,平均下来都差不多,因此在天分上其实相差不大,那么唯一的差距就是对于习惯的培养上,如何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去主动学习,以及对学习感兴趣,不至于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小学的知识点浅薄,也不太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和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很多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都非常不错,但一旦进入初中甚至是高中,由于知识的难度逐渐增加,孩子过去的能力已经不能继续满足,加之科目的增加,学习负担的加重等等,都会让孩子的成绩相应受到一些程度的下滑。
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和矫正的话,那么则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成绩继续一落千丈,最后破罐子破摔,彻底没救了。
很多老师都告诉我,一个孩子小学成绩差不可怕,如果是到了初中成绩还差,那么就要当心了,如果是初一成绩差,家长愿意狠心教育监督辅导的话,那么孩子大概率还是有救的,但如果是初二、初三,孩子还这样不思学习不上进的话,那么大概率情况下,这个孩子基本上就没戏了。
用今天的标准来说,就是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读高中的机会都没有。
一旦到了高中,那情况又有不同了,单单拼好习惯已经不行了,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拼自律,拼刻苦了,每次上晚自习,那些成绩好的人是真的在用功去学习,去背诵单词,去做试卷。
而那些心思不在学习上的,或者自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已经不错的学生,要么是在聊天,要么就是在偷偷玩手机,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因此所有的学生到后期,拼的就是对学习的刻苦程度,对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对考上一个好大学的坚守和必要性。
小学拼天分,初中拼习惯,高中拼刻苦。
没有一个人的学习成绩能够永远好下去,当下成绩好也并不代表着永远成绩好,对于学生自己来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当下,不要傲娇,更不能懈怠,这才是最重要的。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