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奥特曼卡,换三瓶退烧药,出卡的被狂赞,出药的被猛揍。澎湃新闻在12月28日报道了《6岁男孩用一套奥特曼卡片为妈妈换回3瓶退烧药》的新闻。6岁的孩子懂得什么?湖南怀化的小舒用行动告诉你:我懂得孝顺。
12月26日,小舒的爸爸出门在外,妈妈感染新冠,正在发烧。小舒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情急之下拿自己攒了一整年的一套奥特曼卡,从同学那里换回来三瓶布洛芬。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儿子真没白养,够孝顺的。
小舒妈妈把小舒用卡换药的事拍成短视频,没想到被用药换卡的小朋友家长刷到了。这位家长赶紧联系到小舒妈妈,要求“取消交易”,把药给换回来。
小舒用卡换药,帮妈妈退烧,收获赞誉一片;同学用药换卡,被暴揍一顿,引来吐槽无数。
有些大人不了解奥特曼卡对于孩子们的意义。这么说吧,谁小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心头好呢?为了攒卡,小舒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这是他的心血啊。而且,在孩子们的社交圈里面,奥特曼卡可以用来交换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如同是成年人世界里的现金。
6岁的娃娃,拿自己的宝贝给妈妈换药,简简单单的行为背后,应该是小舒对妈妈纯真而浓烈的爱吧。有的孩子6岁还没心没肺玩泥巴,小舒已经能为了妈妈放弃自己珍贵的收藏了。如果你是小舒的妈妈,你会有什么感受?
换个角度看小舒的同学,拿退烧药换到了奥特曼卡,却被家长暴打一顿。照常理,退烧药这东西不值什么钱,如果不是赶上疫情,这笔生意说什么都不亏。两个月之前,谁能想到退烧药一片难求,一夜间成了紧俏物资?
同学的家长刷到视频之后,主动联系小舒妈妈,声称自己把孩子揍了一顿,要求“取消交易”,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也有点奇怪。孩子拿家里的东西,而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去找同学交换,这绝对有错,但也不至于挨上一顿打吧?也许这家的家长更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比两个孩子,一个用自己的宝贝,换来妈妈需要的药物;一个用家里的药品,换来自己看重的卡片。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两种不同的人,他们看待情感和利益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对比两家家长,一个冲着孩子使劲,要求取消交易,字里行间都在紧张自己的药;一个保护对方的孩子,通情达理,愿意把儿子换来的药品退还回去。不同的孩子背后,站着不同的家长,为什么有些家长责怪孩子一个顶俩,却从不肯认认真真反思自己?
咱们不妨大胆做两个假设。假设一:把时钟往回拨30年,两家的家长还都是孩子的时候,面对类似的选择,他们的举动会有什么不同?假设二:把时钟往前拨30年,当这两个孩子也成了家长,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会有什么样的差别?
对小舒,我们不仅感动于他的暖心之举,也该赞叹他主动出击,寻找交易对象的勇气和能力。对小舒的同学,我们没必要过于苛责,也许年幼的他并不知道三瓶退烧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价值。
至于小舒同学的家长呢?想取消交易是你的自由,但言语中应该表示出一些抱歉。孩子的确犯了错,但打他肯定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你对小舒的暖心之举怎么看?如果你是小舒的妈妈,你会对自己的儿子说点什么?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