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ChatGPT带来的变革?华师开设“小而美”教育人工智能微专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图/学校供图

4月2日,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教育人工智能”微专业专家论证工作会,开启“小而美”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会议旨在全面推进“新师范”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赋能教育现代化,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

据介绍,以ChatGPT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催生了大量行业变革形成新业态和新需求、新挑战,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到来,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往高校学科专业四年学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变化的发展要求。微专业本身具有的“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的鲜明特征,是当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质催化剂”,契合国家“大”需求。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邓荣海高度认可华师能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全省关心的新兴跨学科和紧缺新型人才培养开展创新探索。他同时指出,微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微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问题,以及能否将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导向紧密联系起来。

华师副校长陈文海表示,微专业这个“小切口”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有益于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和赋能就业能力,“教育人工智能”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双向融合,设计理念有创新、有特色、有实操、有挑战,对于华师师范专业的培养工作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华师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在对国内外微专业建设情况综合调研基础之上,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教育人工智能”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华师拟开设的第一个微专业,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响应贯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融合学习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以综合问题解决能力为导向,将项目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导师制培养贯穿其中,着力培养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创新思维解决教育教学场景实际问题的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同时为更高层次的学科研究打造后备人才蓄水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悉,华师高度关注师范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微专业建设是华师基于学科综合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为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而实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探索。华师将以校内首个微专业“教育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为抓手,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见“微”知著、融会贯通,以“微”专业促进“新”师范,展望师范教育现代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秦小杰

校对 | 赵丹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