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报到证”被取代:或有助于抽去大学就业率的“水分”

“就业报到证”的用途之多、牵涉面之广、历史渊源之深。事实上,“就业报到证”本就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人民视觉/图)

日前,中组部、人社部及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办理离校、户口迁移、档案转递、报到入职的凭证。

五部门联合发文,可见“就业报到证”的用途之多、牵涉面之广、历史渊源之深。事实上,“就业报到证”本就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就业报到证”(“报到证”)的前身是“就业派遣报到证”(“派遣证”)。这纸证件既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彼时的大学和大学生享有“统招统分”政策,派遣证象征着“铁饭碗”,甚至会写上副食标准等待遇,可与“干部身份证”画等号。

“毕业生不包分配”的制度改革从1996年开始、1998年深入,2000年起完全取消。正是这一年,教育部发文停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就业报到证。应届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时,报到证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凭证,报到、落户、转正定级、职称评审、计算工龄和养老金都需要它;对暂不就业的毕业生,报到证的功能则是迁转档案与户籍。

而在历史演进中,“就业报到证”又与高校就业率联系到一起,在市场经济时代继续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专业的生死、下拨经费的多寡。为维系排名与声誉,各级高校多年来都在想方设法保证就业率,“就业报到证”加上可以“落实去处”的三方协议,在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时恰好可以发挥功用,是一些高校就业率造假的一张好牌。

2020年7月《法制日报》报道,有高校“仍然以各种硬性或软性条件”要求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某高校毕业生就透露,如果自己不签就业协议,学校就不发报到证;还有毕业离校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报到证早就被发给了他曾拒绝的公司。2020年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核查工作”,要求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相较于“拒发毕业证/学位证”“虚假就业协议”“顶岗实习”,乃至“不签就业协议就不让返校拿行李”等手段,高校在报到证上做的文章只是十八般兵器里的一种。

有些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背后显然是利益使然,好看的就业率才便于来年招生。然而,就业率的数据长期以来是由高校自己统计上报,未免有“裁判员兼运动员”之嫌。既然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都掌握在高校手中,那么被拿来作为“硬性或软性约束”的筹码、演化出“不签三方协议就不给报到证”就不甚奇怪了。

“统招统分”政策已终结二十余年,报到证的功能在市场化条件下也已被稀释得差不多了,这也是五部门联合发文取消这纸证明的背景:报到证蕴含的离校证明、户籍管理、人事档案、入职凭证甚至是薪资待遇等功能,已为其他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相应职能覆盖。取消报到证有利于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手续,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

而取代“就业报到证”的“去向登记制度”,将不再构成对毕业生就业的硬性约束。从五部门的发文来看,“去向登记”仅仅是向省级教育部门备案。毕业生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也只是提供信息查询的核验服务,而本来附着在报到证上的录用、落户、档案等属性,也已转移到公安机关与其他机构。

因此,取消这纸证件可以让毕业生少一些不必要的折腾,或有助于抽去就业率的“水分”:让用人单位来判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让第三方机构来统计真实就业率,让就业市场给出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数据。这也意味着高校应该更多地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倾听用人单位的真实声音,不再为了那点利益绞尽脑汁,让教育的归教育,市场的归市场。

王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