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儿自曝生二胎真相,我看到了为人父母最“自私”的一面

1

为了陈小春生二宝

细数娱乐圈中最让人羡慕的爱情,陈小春应采儿肯定在列。

因为,有一种爱情就叫陈小春应采儿。

前几天,陈小春应采儿带着Jasper参加了《新生日记2》的录制。

上一季,应采儿作为主持人向嘉宾们分享了自己的带娃经验。

这一季,怀二胎的应采儿成为了嘉宾之一,在镜头下记录孕期家庭生活。

当然,还有撒“狗粮”。

就在播出的先导片中,主持人问应采儿为什么要生二胎?

应采儿义正辞严地说:我生这个小孩不是说为了陪小小春,反而是为了陪陈小春。

图片来源:网络

看到这段话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不是在变相秀恩爱吗?

其实,算是,也不是。

大家都知道陈小春比应采儿大16岁,而Jasper2013年出生,那年陈小春已经46岁了,有点老来得子的感觉。

面对年龄差,应采儿在节目中透露:

“我老公比我大多少,这个我从谈恋爱就知道了,但是我知道,他比我小孩大多少是这几年才会比较有冲击的。”

“所以他每次不跟小小春玩,我就说,再过几年,他也不想跟你玩了。”

图片来源:网络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应采儿道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段时间其实很短暂,而且很珍惜。

2

为了陪大宝

应采儿给出的生二胎理由属实让人意外。

因为,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生二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陪伴大宝。

想让大宝不孤单,长大后也能互相照应。

这样的说辞,仿佛二宝就是陪伴“工具人”。

前段时间,江西景德镇发生了一则社会新闻,看得让人难受。

一个10岁的小女孩与姐姐发生了矛盾,可能没有解决,就坐在自家阳台外面的墙沿上,欲轻生跳楼。

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

图片来源:网络

这时,爸爸、妈妈都跪在地上乞求孩子不要做傻事。

妈妈跪得比较远,苦苦哀求:“我会改的,妈妈现在已经改了好多了,我都说姐姐有的你也有。”

原来,是因为父母偏心,孩子才选择了这条路。

幸好,消防人员趁她不备,将其救下来了。

但仔细一想,这要积累多大多久的怨气才能支撑孩子做出这个决定?

而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工具人”二宝一生下来就变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

父母在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料二宝的同时,忽视了大宝。

随口说出的“你是姐姐/哥哥,要让着妹妹/弟弟”,一次又一次刺穿了孩子脆弱的心灵。

洛阳一位17岁女孩与弟弟发生了争执后,找妈妈理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妈妈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指责姐姐:“长这么大还跟弟弟争,没一点姐姐的样子!”

受委屈的姐姐愤怒哭喊着:“为什么每次都要我让着弟弟,什么都以弟弟为主,也不在意我和妹妹的感受!”

一气之下,这个女孩带着小7岁的妹妹跳进了水库,早早结束了生命。

父母可能是无意说出了那些自以为不伤人的话。

实际上,部分父母在准备生二胎之前,就没有好好认真思考过如何公平地对待大宝与二宝?

傅首尔分享过关于要不要生二胎的话题:“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百颗糖,他怎么会介意分享?当他手里只有两颗糖,你又凭什么要求他大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生二胎,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理由。

从准备要孩子之前,到“怎么做才能不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冷落、不被爱”是父母一生的功课。

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足够的爱,就是父母最大的负责。

3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据《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3岁。

随着一个人渐渐长大,同学、同事、朋友、爱人、子女逐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而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仅占平均寿命的八分之一。

只有在人生最初的十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最为亲密,他们会肆无忌惮地撒娇,随时分享心里话。

而这十年的高质量陪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国际巨星章子怡即使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来陪伴五岁的女儿醒醒。

和女儿一起做手工、进山摘桃、带醒醒去骑马、学习跆拳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就像章子怡所说的那样,妈妈在为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心是跟孩子连在一起的。

反观不少家长打着“陪伴”的名义,却在一旁玩手机,放任孩子自己玩。

一位10岁的男孩曾在节目中控诉家长总是玩手机。

“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竟然比我还要重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陪伴,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情感冷漠,也是一种冷暴力。

而孩子勇敢说出这一切,看似控诉,实则是用一种“愤怒”的方式呼唤爱、渴求陪伴。孩子所需要的是在父母陪伴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爱。

陪伴中孩子吸收到的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认同感、亲密感和安全感。

所以,父母陪伴孩子的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的高低。

4

父母,也需要陪伴

在关于生二胎的问题上,应采儿的回答看似“自私”,但确实戳人心窝。

同时 ,也道出了无数家庭的一个真相——不仅子女会依赖父母,父母也非常需要子女。

尤其是在孩子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年老了之后。

父母对陪伴的渴求更强。

但,给父母的陪伴也要用对方法。

最近,撒贝宁提出了“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那不是孝顺”的观念,引发争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说父母好不容易把你养大成人,本想老了享享清福,结果你却借机疏远他们,这就是不孝顺。

对此,撒贝宁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事业有些起色时,撒贝宁就把父母从武汉接到北京来,初衷是好好陪伴父母,照顾父母。

但忙于事业的他,很少回家。

父母为了来大城市生活,放弃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朋友,还有自己的爱好。

但换来的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并没有增加多少。

反而感到更深的孤独。

撒贝宁说自己很后悔把父母从武汉接到了北京。

何为陪伴?

人总是很容易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认知中,觉得自己做的就是对的。

而没有问一句:这是父母心中想要的陪伴吗?

其实,作为过来人,父母完全清楚且理解家庭男\女主人的生活重压。

陪伴可以少,但不能少了对父母的倾心关怀。

父母想要的可能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东西:能够看到子女的每一条朋友圈、可以定时定期联系、好好的吃一顿团圆饭......

5

幸福很短暂,珍惜当下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很多时候就是不必追。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使命,做子女也好,做父母也罢,都是必须经历的。

同时,每种经历都意味着不同的离别。

为了读书,为了工作,为了梦想,为了自己的家庭,不得不与家人被迫离别。

有的离别是预料之中的,有的离别是出人意料的。

我们不知道下一次离别什么时候到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次离别。

所以,离别之前,好好陪伴家人。

不做形式主义的陪伴,用心创造一份与家人的高质量陪伴。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