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博物馆的教育方法论

探索未来博物馆的教育方法论

作者 | 姚畅

摘要:博物馆教育在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及多彩环境这一共同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时代的新形势给博物馆带来了成绩和进步,也带来了挑战。博物馆在未来的社会分工中,必将在大众化教育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教育价值被期待更充分地开发利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教育类型、教育工具、能力建构、用户思维、学习者、项目式学习、评价反馈等维度,探索未来博物馆的教育方法。

博物馆的终极使命是保护和传承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及多彩环境,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是博物馆履行这一共同使命、实现各自宗旨的重要手段。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的最新定义中将“教育、研究和欣赏”确定为博物馆工作的三大目的,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工作陈列展览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相较于早期从内容到形式都强化宣传性而弱化教育性,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中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显著进步。我国博物馆绝大多数是国有博物馆,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即纳税人的支持建立和运营,理应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当今时代的新形势给博物馆带来了成绩和进步,也给博物馆教育和公共服务带来了挑战。博物馆在未来的社会分工中,必将在大众化教育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教育价值被期待更充分地开发利用,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博物馆需要继续转变观念,使学习与改变保持“动态”,做好当下博物馆工作的同时,从教育类型、教育工具、能力建构、用户思维、学习者、项目式学习、评价反馈等维度,不断探索未来博物馆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当代博物馆理应承担的责任。

一、

结合经典教育理念与工具,思考博物馆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根据教育的基本类型,博物馆教育可分为三类:

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当代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归根到底是一种反应“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证”的文化现象。不论何时,从进入博物馆那一刻开始,将始终强调“参观文明习惯”,这不仅停留在行为层面,更是培养人们对于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的“敬畏之心”。

在学习过程中会体现在学生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心情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师父个人身上,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经院式教育

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学生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人们崇拜权威作家及其书籍,教师本人无足轻重,只是一个代理人而已,可以任意替换。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这种教育类型很像博物馆行业对公众开放初期的模式,或是文化经济观念比较落后地区博物馆表现出来的态度。场馆工作人员对于收藏的骄傲,源于他们没有意识到,不论收藏了什么,文明属于全人类,不属于某个独立的机构,甚至某个国家或是民族。在这类场馆中可能没有专业的教育人员,仅仅是藏品的保管或是研究成果的展示,教育工作是单向的,不需要倾听观众的声音。

师徒式教育。

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具有个人色彩的传统。这种从属的距离是本质上的,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一个博物馆通过教育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推出教育明星,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个人经历与人格魅力,一定会有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投影,教学过程也会有更多感情的交流,教师们也开始关注观众的反馈以及教育输入的成效,然而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随机性,不能很稳定健康的传承和发展。

苏格拉底式教育

从教育的意义上看,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拥有自由的思想,没有固定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

因此,教师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并予以强化,这是苏格拉底“催产式”的教育原则,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使学生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

今天,一些博物馆已经有了未来的模样,设想一下,如果未来所有的博物馆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学习空间,与大众化教育充分地结合与利用,加上博物馆丰富的用户结构,未来的博物馆将会成为一个思想与文化真正的高地,也能为理想的社会输出更多的能量。

如何启迪思考?

思考的真实在于,它是美好人性和理想社会的前显现,借“思”来展现将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这东西又超过思考本身。在苏格拉底的思考中,唤醒了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的同时,可能获得人类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博物馆教育的本质正是通过文物和文化现象启迪思考,通过一系列教育举措,逐步推动理想社会的实现。

1.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苏格拉底主张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苏格拉底认为只有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只有了解事物的本性,才能获得真理。博物馆越来越多地关注观众的结构,以期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最终才能设计好用户最需要的互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样的交互。

2.反讽与游戏。哲学式的反讽表述了对真理本源的向往。在反讽的多样性中,迷惑和真理相互交错,具有多种意义,为了能适当感受反讽中的言外之意,除了理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哲学敏感性也是必要的。这种交流特别适合应用在对当代艺术展览和作品的思考中,不一定能够找到真理,但能够读懂与认同艺术家的思想,柏拉图式的交流在当今社会中依然能让人感动,并汲取到力量。

3.作为顿悟艺术的教育。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在其藏而不露的力量中一向存在着精神的财富,只有经由顿悟才能达到对整个人生的拯救,否则这种财富将失去效用。参观博物馆的好处是感受人生,通过文物、展览与其背后的故事,感受许许多多的人生故事,帮助反思、顿悟自己的人生。

4.教育即生成。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从更深一层意义上谈到了“生活的更新”,这种更新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生成的静态形式即习惯,动态形式即超越。教育是使文化变得越来越潮气蓬勃的“地方”,因此,教育对保持文化活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博物馆教育能够帮助观众通过学习和理解文化,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是一种让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连续性与生命力的习惯。

通过个案跟踪研究发现,很多博物馆都曾经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的兴趣,并通过自我求知的努力与不断超越的学习实践能力,最终客观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样的博物馆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是发挥了比较理想的成效。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梳理如何利用相关学科的具体方法论来检验和发展博物馆教育。

1.还原原则。

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主张不再从人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来考察人,而是从人创造文化的历史过程以及人与他创造的这些文化和历史世界的关系中来考察人。每一座博物馆都通过其所藏之文明,表达了某一个领域的文化。博物馆教育需要去发现和推广的,正是人在这些文化领域中表达出来的一定需要,导致了这种规律性的产生,而且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从其在人的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去理解这些文化领域。

2.工具原则。

假如人类学的还原原则曾从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出发来理解客观文化领域,那么也可以把创造者与创造物的关系颠倒过来考察,从人处于某种内在需要创造了这个文化世界的事实中,对人本身进行推断,也就是说把文化作为考察人的工具。这个方法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博物馆教育去寻找到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博物馆与人的关系。试想,基于这一层关系而策划出来的展览、活动等文化产品,是否更具有现实意义,是否能够引起博物馆潜在用户内心的共鸣,以期最终获得较好的社会参与和认同。

3.解释原则。

人类的一切生活现象并非都可以概括为文化,其中有些现象是同生活本身联系在一起的,而同客观化的文化无关。博物馆是历史的记录者,如果通过解释原则去理解人类的一些生活现象,会发现它们并非偶然,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意义的一环。博物馆教育除了要对一些非文化现象作出解释以外,也要对人类创造的文化及其创造意图和过程作出解释。

4.开放的问题原则。

人类的认知始终处在不断探索之中,不断有新问题出现,也不断需要有新的方法,因此认知和方法原则都不应该是封闭的。通过开放的问题原则,博物馆教育才有可能打开一个更立体、更多元的文化空间。对人的本质的每一个新认知,包括其他学科对人的新认知,每一种新的观察方法,都应当被吸收进来。

博物馆教育并不是独立的领域,了解经典的教育理念和工具,有助于博物馆在实践中结合用户特点选择较为妥当的教育方法,从而升华对于文物的本质、关联、衍生的理解,助力博物馆更有效的开展文化表述的应用实践。

二、

辩证解读六艺,结合博物馆教育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建构

目前,国内博物馆已从“比馆藏”“比文物”阶段转向对公众实施教育的阶段,学生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对象,除却博物馆自身独具特色的实物展出方式易为儿童认知和接受外,近年来政府自上而下对于“儿童群体”的关注和研究,推动的“文教结合”早已得到了相关方面的一致认可。

以上海地区为例,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联合发布的《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上海市文教结合2019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坚持把深化宣传文化和教育系统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作为关键举措,发挥文教结合的制度机制优势,在促进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提升、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利用博物馆开展校外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博物馆在社区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其藏品、环境、交互等优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发现和发展儿童潜能,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之重担,并积极开创校外教育新模式。

在美国,儿童在“博物馆和汽车上长大”,美国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起一代代少年儿童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想之余,也推动了博物馆奇妙的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全社会普及。通过国际交流平台,国内博物馆开始重视欧美博物馆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纷纷推动博物馆教育参与到大众化教育当中。

美国博物馆学家保罗·约瑟夫·萨克斯指出,应当高度重视一座博物馆的教育部门,如果要成为未来的策展人(Curator),就要把教育当作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不应该一头钻进晦涩难懂的学术圈。把握好教育与相关业务工作的关系,更有利于博物馆的资源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开展良好的大众化教育。

从当今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是一个社会工具,它在大众化教育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用辩证的方法,学习和应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经典教育方法?六艺的古今解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六艺属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驶马车的技术)、书(书法)、数(理数、气数)。

现在,有不少教育学者把“六艺”进行了发展和融合:

1.礼,指道德准则,包括价值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克己复礼,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学礼无以利,在今天仍然适用。

2.乐,是艺术修养之大成。艺术修养决定人的创造能力,给了学生们非常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控制,从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设计等方面都可以延伸。

3.射,释为一个项目竞技和技能培养,包括体育、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等,宣扬竞技与竞技之道,也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4.御,过去指驾战车的能力,新的诠释中指领导力、自信心、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精英学子必须具备的精英素质和素养。

5.书,发展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古今文化融合,即大人文科学,让学生接触各种色彩的世界文化。

6.数,指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创新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新六艺的教育内涵和构架,融入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要素,体现了符合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教育价值,博物馆教育实践中的每一个交互项目都可以找到落脚点。从中结合一二,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参观习惯,帮助学生做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样的数据库还可以记录下学生在博物馆学习和成长的发展轨迹。

三、

标准化与个性化同步发展,是博物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生命力

博物馆教育产品的品质需要专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规划作为保障,规划教学、教学执行、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方法以及用户特征和行为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这些保障是对受众负责的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明确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广为推荐使用的方法是“逆向设计”。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让学生知道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会让他们更明确如何集中精力和分配学习时间,可以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学指导来源于国家和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把教学集中在重要的教育目标上,期间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自我管理以及社交技巧也不容忽视。

有时候教师主导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师选择要学习的特定主题以及主要的学习过程,一般采用“说明性教学”的形式,形式本身完全是单向的,信息只是从教师传递到学生。有时候学生主导的教学是最有效的,学生对要讲述的问题及方式有决定权,很大程度上控制要学习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讨论可能产生多种观点、解释或方法的问题,创造有利于坦率辩论和建设性评价的氛围,开展让学生必须互帮互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开展新学习内容的研究,让学生相互教课(同伴教学),用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来做小组活动,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沟通与合作,提供帮助确保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等,以上诸多举措可以提高学生主导教学的有效性。

无论是独立的或是交互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会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适合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以及不同的学生。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小组内文化背景、性别、社区、年龄等的具体差异,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殊教育需要,以便提供分化型教学等。好的教育产品,需要提前做好大量的教学规划,明确让目标用户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决定讲授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合理顺序,构思能够让学习效果最大化的活动,并激发用户动机来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

即便如此,研究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厌学情绪,即使成绩优异的学生亦如此。在1990年左右,研究人员发现厌学不是学生的过错,而是教育结构有问题。如果能找到一个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构教学现场,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动力,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化学习方式,类似科学家、作家、历史学家等职业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允许学生探究问题、提出假设、作出说明、讨论思想、彼此质询、实验新思想等,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重要概念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博物馆教育的特殊性,十分适合利用项目式学习的五大特征实施教育任务,这将有助于建立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

其最核心的特征是:

1.驱动问题。驱动问题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以真实世界中的情景作为锚点,用来组织并推动项目活动,使得整个过程连贯、一致。一个好的问题有可行性、价值性、情景性、意义性、道德性等5大特点,并能引发学习欲望,使学生认识到有很多真实的问题等待解决。

2.情景探究。教学基于一个真实情景的驱动问题,学生利用学到的新思想展开探究并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研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调查方案,鼓励他们撰写结论和解释。

3.协作。教师、学生、环境成员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打造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员彼此之间协作,提出问题、作出解释、形成结论、理解信息的意思、讨论数据、展示发现等。这种方法让学生互相质疑,并对彼此的解释给出反馈,能帮助学生理解即便在生活中知识建构共享也是有价值的。

4.创造制品。学生创造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这是知识建构的外在表现,学习效果也更好。制品包括实体模型、录像带、绘图、游戏、戏剧、网站、电脑游戏等,可使个人的理解可视化、共享以及被学习共同体成员评论。

5.技术工具支持学习。通过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脚手架。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新的信息技术,这再一次为教育变革带来可能,不少技术已经在博物馆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如何更好地整合技术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如何有效地与教育情景结合以支持学习者的活动和达到学习目标?由于博物馆观众结构的复杂性,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应当走出自身的专业局限,围绕学习者的目标、需求、活动和教育情景来设计和加以利用,以期更好的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也是用户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

学习者与专业用户的差异可以从五个不同的维度来分析。

1.专业的层次。学习者没有专业用户那样的专业经验,对学习中特定领域的活动、工具有一个不全面的本能理解,因而学习者需要的工具还要关注他们欠缺的专业经验,帮助他们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

2.均匀度。相比专业用户,学习者不一定都有特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他们的水平是多层次的,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特征,设计工具时必须考虑学习者背景、发展情况、性别、年龄和学习风格等的多样性。

3.动机。专业用户一般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用考虑提供额外的激励因素,而学习者并非总有强烈的动机去参与新的活动或学习新的知识,当学习者对理解新概念和活动有困难时,他们的动机还很容易受到打击。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必须提出一些方法来持续不断地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以使学习者克服新环境中的困难。

4.技巧的增长。

专业用户的知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增长,而学习者的中心目标是产生新的理解,如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是成功的,那么学习者在参与后,他们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并且改变很大,所以设计需要随着学习者的改变作出更新。

5.提供脚手架帮助学习者跨越“专业鸿沟”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具还需要强调“概念距离”——专业鸿沟,这是领域中新手和深入理解任务的较有经验的专家之间的鸿沟。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从一个外行成为一个完全参与者的过程,这就是跨越专业鸿沟的过程。

教育方法只在流程与技术层面进行优化是不够的。如何通过博物馆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受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这仍然是一个弱项,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解决问题和创造力都包括了把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应用、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需要把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在一起,才能成功地应对问题。

学习者知识的深度会影响他们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对于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概念理解,这会受限于工作记忆的容量,这时至少可以有两种方式去克服工作记忆的限制,如记录或是自动化,以达到一个可以快速和轻易提取的程度。同时,如何编码会影响学习者的策略和最终的成功,当人们排除了潜在解决办法时,可能成为“心理定式”的受害者。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常常包含了会促进但不确保成功结果的启示法。这个世界里的很多问题并没有法则。创造力从其根本的本质来说有赖于独创的、非法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博物馆所承载和传承的内容更多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当没有法则的时候,学习者必须使用“启发法”,一种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产生成功结果的普遍方法,比如大胆假设、触类旁通、头脑风暴、驱散心理定式、耐心的“孵化”解决方法。

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的能力,会明显地促进学习者在更高教育和其他方案的长期成功。批判性思维包括了对于准确性、可信性和信息价值以及推理过程的评估。根据不同的背景,它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比如言语推理、辩论分析、概率推理、假设检验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先天倾向,同样是一个认知过程。

在博物馆的各类教育项目中,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通过以上各类教育工具实践的学习任务,最后一步是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

最终的总结性评价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在指导教师做出教学决定、诊断学生在学习和表现方面的问题、确定学生在教学中学会了哪些知识、评价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等几方面都将发挥一定的作用。评价本身仍然是学习经历,好的教学评价有信度高、标准化、效度合理、可操作性强等四个特点。

2.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行为持续的观察,这种非正式评价很有帮助。

比如,可以提供对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持续反馈;发现问题后很容易调整;可以成为正式评价任务中的结果提供支持或者提出疑问;可以了解影响学生课堂表现的社会、情感和动机因素。

3.正式评价必须认真地计划和实施,以确保评价结果可以真实地反应学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

包括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果可以的话采用真实的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致时采用纸笔(书面问卷)测量、必须确保效度时采用表现(表达)评价。

在此,列举一些易被忽视的方面,比如:仔细检查评价的题目和任务,确保不受文化偏见影响;学生表现的重要方面如果评分标准中没有提到的话要做好记录;在决定总体分数时,不要把学生的分数互相比较,除非有充足的理由;给学生详细的建构性的反馈;允许学生冒险,偶尔“有表现不好的一天”;尊重学生隐私权。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学习可以是一个有力的中间力量,通过给予人们融入社会的能力、技能与自信来对抗社会排斥,而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在推动社会融合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未来必将成为一个共同的学习空间,组织并实施好大众化学习也是未来博物馆的社会担当。博物馆从业者可以尝试去思考如何消除社会焦虑,引导大众积极地面对矛盾与问题。

参考文献:

[1]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段勇.当代中国博物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4] 爱德华·P·亚历山大.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5] 简妮·爱丽丝·奥姆罗德.教育心理学精要[M].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 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 艾琳·胡珀·格林希尔.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

[8] 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本文来源

《中国博物馆》杂志2020年第2期

图片为后期所加,来自文博圈

订阅2021年度

中国博物馆杂志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