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说话起,语言就成为幼儿思维的工具。教育心理学上已经有无数实验表明,自幼生长在缺乏语言刺激环境中的儿童 其心智发展较慢,小学入学后较多学习困难。很多发达国家之所以普遍加强和重视学前教育,其原因即在于此。
普通儿童尚且如此,更何况ASD儿童。大家都知道,ASD的核心障碍之一是语言沟通障碍。我们国家目前的康复课程,对语言干预情况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凡有个特殊孩子会问“为什么”很多人就认为语言已经够好的了,不需要再干预了。
对比一下: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壑
1、结构化的环境:最少的干扰。
2、过多的旁白和语言辅助:最大的辅助(且无法撤销)。
3、无法去自我中心(过多的跟随幼儿引导,以幼儿为导向)。
4、信息量的少与多、单一与复杂。
5、一对一的沟通、熟悉的沟通与外界开放性大环境下,不熟悉的、非亲近的人沟通区别之大。
6、VB满分和PEP3恰当,在普通环境下仍与NT相差太远。
大量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普通儿童在3岁半到5岁组,高达90%的幼儿具备设身处地的能力,即想法解读中的角度问题。
大部分普通儿童3岁半就能搞清楚想法解读中的角度问题。然而,我们很多大龄的特殊儿童还是搞不清角度问题,但是他们却能背下几百张心智解读的卡片,老师问:你看见什么?学生说:我看见的是苹果。老师问:你知不知道我有什么。学生说:不知道。老师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学生不会,老师旁白辅助:因为我没看见……这种模式深深的刻在小朋友的脑子里。有一次,H爸拿着豆腐花(小朋友不知道命名豆腐花)问儿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小朋友说:不知道。H爸说:这是豆腐花啊,你为什么不知道呢?小朋友说:因为我没有看见……明明豆腐花就在眼前啊。H爸气得想撞墙,花了大价钱上想法解读的课,上成这样……
把“为什么不知道”联结上“因为我没有看见”。如果做想法解读是这样固定的问法或一成不变的照着理论书做,毫不留情的说:请别误人子弟,黄金干预期这样浪费……
想法解读的理论如何应用到生活和绘本教学中,是值得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有一次上课,我问学生:羊羊爸爸知不知道我们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呢。学生说:知道。我:可是爸爸不在这个教室里啊。学生:爸爸不知道。老师:爸爸为什么不知道呢。学生:爸爸不在教室里,他没有看到。老师:嗯,对,爸爸在公司上班,不在这。所以不知道我们在讲这个故事。
想法解读在康复课程中是高阶,那么,高阶需要搭配相应的语用技能。否则在理解和表达上会大的误差,从而产生更多的错误联结。强调一次:想法解读这个课程与语言强相关。尽管很多高认知的孩子“:对事情的变化问以及问题的想法未必不知,但始终受限于语用技能。
高阶要达到的目标太多:讽刺、炫耀(物件、情感、展现自我)、欺骗、玩笑、相同想法、不同想法、错误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