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奔跑的青椒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在国内科研圈,SCI论文是绝对的通行证,但对它的过度崇拜催生了种种乱象。有人选择随波逐流,加入灌水大军。有人选择坚守初心,默默磨剑。但也有人选择转行,追求自我。本文的主人公小y博士就选择了后者。
人物简介
姓名:小y
性别:男
年龄:33岁
毕业院校:本科211,博士华东某985
专业:材料物理
工作单位:华为
工作内容:数据库、图像识别
求学
我出生在华东某省,大学时考入一所省内211高校,学的是应用物理,但对计算机编程也有所涉猎。大学时我曾翻到一本纳米材料书籍,序言中引用了理查德·费曼的名言:“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出发,进行组装,达到我们的要求?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接着一个原子制造物品的可能。” “当我们对细微尺寸的物体加以控制的话,将极大得扩充我们获得物性的范围。” 我对此很感兴趣,原子就好比砖块,用砖块可以堆砌成建筑物,那么用原子就能组装成我们想要的材料。
于是我在考研时选择了华东某985高校的材料物理专业。因为自己擅长计算机,我在复试时被导师相中,就加入他的课题组做材料计算。导师给我分配的工作和氧化锌(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有关,虽然不是自己最想干的纳米方向,但我还是报以最大的热情,毕竟都是材料嘛!
2010年石墨烯戴上了诺贝尔奖,随后国内刮起了研究石墨烯和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的热潮。一个实验组找到我们合作,他们从一种体材料中切出了纳米薄片,催化性质很好,希望我们帮忙算一些东西。导师安排我接手这份工作,于是我就计算了活化能、电子结构之类的数据给他们。过了一段时间,实验组的同学告诉我合作的文章(我是二作)已经被JACS接收了,他说JACS是该领域的顶刊,能发一篇JACS是无数材化人的梦想。两位导师也勉励我继续努力,这让我备受鼓舞。兴奋之余,我甚至打电话给父母说自己和别人合作发了一篇很牛的文章(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挺傻的,国内只认一作和通讯,没人看二作的)。
迷茫
我也把消息告诉妹妹,她先是表示祝贺,然后又问了我一些问题。她问我究竟做的是什么研究,我回复是催化制氢;接着她又问,既然发了这么好的文章,是不是以后就能投入生产了;我愣了一下,说暂时不能用;她追问,那何时能实用;我有点不知所措,说自己也不清楚,已经研究几十年了,可能还要研究很长时间;她似乎很失望,说如果一直不能实用,发再多的文章又有何用呢?对于她的质疑,我居然一时无法回应。
因为自从进入实验室,大家每天都在谈论论文,都在琢磨着如何多发几篇文章,我也逐渐沉溺其中,认为做科研就是发论文。如今,妹妹的一番话却把我问住了。我开始反思,自己每天辛苦做科研,就是为了发文章吗?即使发了顶刊,但问题没解决,这难道真是自己当初的追求吗?
那段时间,我陷入迷茫,但二维材料在圈里变得愈发疯狂。做实验的那位同学发了一篇又一篇JACS,在学校成了名人,大家都很羡慕。有一次,我和他聊起自己的疑惑,他说了一番话。“现在国内就是这样的,找工作、申请项目、评职称、评帽子都要论文,而且要顶刊”,“你研究的是氧化锌,但说实话,这种材料已经过气了,如果想发好文章你得换个热门的材料”,“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加入我们组,现在这边做的方向很热”,“我们发文章是有套路的,一般找个材料,用超声波之类的方法将材料震碎成纳米薄片,有时候还要掺点杂质或者凿些空位,然后测量纳米片的一些性质,只要这个纳米片的性质比原材料好就行,再配上你们的计算,说说机理,最后挂上大老板通讯,妥妥的一区”,“至于能否实用,你别太认真,不然你会发现自己啥也做不了”。
我想了一段时间,对他的建议表示感谢,但说自己仍会坚持做氧化锌,因为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想做些有用的东西,不想被文章绑架。
抉择
就这样,到了博士最后一年,我手里只有4篇二区。我知道这样的成果在圈里不够看,但还是投了一些省会高校。不过我没有拿到一个offer,因为大部分高校连个面试机会都不给,只有一所二本让我去面试,但又被刷了。我开始明白,以自己这样的成果,只能去小城市的普通二本高校。但随后我又打消了念头,一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二是顾虑小学校科研条件差、教学多,不利于发展。
我想着国内太看重论文了,国外或许好些,于是就申请去美国的一个课题组(之前和我们组有联系)做博后,但那边的老板说课题组经费紧张,无法提供博后岗位。此时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科研路子已经走到头了。郁闷的我拉着室友出去喝酒,酒过三巡,我感叹道:“当年怀着万分期待来这所大学读研,如今却要灰溜溜的离开。”
但“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那年冬天,我偶然看到新闻报道阿尔法围棋大战中日韩数十位高手,连胜几十局。我意识到人工智能或许能变革人类未来的生活,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于是,我一边准备毕业论文,一边学习Python语言、sklearn和 TensorFlow框架。由于计算机功底扎实,4个月后我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我甚至还尝试用sklearn优化一个经验势,但由于训练数据太少,没有成功。
到了4月份,我面试了华为,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对于面试官的问题我仍然能够游刃有余的回答,最后我居然拿到了华为的offer。
不过,身边的人都不太建议我去华为,因为他们觉得公司虽然给的工资高,但工作不稳定,还是找个小学校教书好些。室友甚至打趣:“小心到35岁被优化掉。”我听后认真说道:“你说的这个35岁问题,我也考虑了很久。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一个人只会用Python写写简单的代码,那么35岁后这人的性价比的确不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比如优化现有的算法甚至提出更好的方案,那么他就难以被替代。我把自己曾经对科研的热情倾注到现在的方向,应该能做出些成绩,我对自己有信心。”
工作
在华为工作,加班是常有的事情。每次视频,父母都嘱咐我注意身体,女友也常常抱怨我没时间陪她逛街。我笑道:“公司每年给我几十万薪水,我总不能天天躺床上悠哉吧!”
到了19年,随着美国的步步紧逼,大家的话风突然转向。以前总劝我少加班的父母,现在开始鼓励我努力工作。女友的抱怨也少多了,不再缠着我给她买这买那。有位师弟甚至说我是“民族的脊梁”。额!真被雷到了。
最近,华为的芯片都没有企业敢代工了。公司几乎到了绝境,现在只能奋力搏击,准备自己生产芯片。我有次吃饭,和主管说:“生产芯片需要材料和半导体物理专业的人,我以前研究过半导体,《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学的也很好,如果公司缺人,我想申请调岗。”主管有点诧异:“你这么折腾不怕累吗?”我回道:“我对做材料还是有感情的,想重新拾起来。”
晚上坐地铁回家,我给妹妹发了一条信息:“我以前研究材料只能发发文章,但以后研究材料会让大家都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