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陪宝宝读童书”。
最近一段时间,“内卷”成了一个刷屏的词汇,“内卷”指一个圈子内部无意义的竞争、无意义的消耗。在大学里,要求一千字的论文有人可以写到五千字,要求十分钟的展示有人能做到一小时;在社会里,996与007的加班时间仿佛已经成为常态……
我们的孩子之所以陷入这样的竞争,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要迎合家长和老师没有上限的期望值。正如之前令网友们惋惜的于实验室自杀的研究生,他在诀别的信中不断自我否定,只因感觉辜负了导师和父母的期望。而这些期望,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01期望越高,付出越多
我曾就读于中部地区教育小城的一所重点高中,走进这里的学生大多是重点小学初中一条龙升学的同龄人,包括我自己。
在这个重点高中的火箭班,我们每个人都被寄予了太多太多的期望:好分数,好排名,好大学。很多同学的父母就是学霸,从小就有人为他们规划出一条清晰的成长路线: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交友圈。
我的父母虽然不是学霸,却也因后悔自己没能接受教育而十分重视我的教育问题,努力为我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因为他们这份努力,考差成为我从小到大都很害怕的事情,我不想考完试后只能哭着对妈妈说“考得不太好,感觉很对不起你”。
是啊,考试失利,在当时是我和我的同龄人最害怕的事情。我的同学的父母,有租昂贵的学区房陪读的,有从邻市每周开车不辞辛苦来送饭的,有生了二胎都无暇顾及的。殊不知,家长们的高付出成了沉重的爱,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我高考失利的朋友说:“我妈妈租了那么贵的学区房陪读,每天下班了来给我做饭,她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因为一点点噪音问题和邻居争执,只为了让我有更好的睡眠。我却高考失利,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而这些仅仅是中国一个中部小城市的社会现象,不难想象在更大的城市家长们又是如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付出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
02付出越多,期望越高
电视剧《小欢喜》引起许多家长孩子的共鸣,其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莫属乔英子的妈妈,做老师的英子妈妈把除了工作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女儿,她做尽了一个合格的高考生家长要做的事,却与女儿矛盾重重。在与女儿一次争吵中,她表示自己为了女儿付出了那么多,女儿就应当听她的话,应当变得更加优秀。
英子妈妈的高付出成为她要求女儿的理由,成为她训诫女儿的底气,也成为她对女儿高期望的条件。然而,英子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想要被松绑,想要逃离母亲的掌控,这份高期望,压得她喘不过气。
有一个经济学名词“沉没成本”最近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沉没成本指的是因为心疼自己投入的成本而不愿意放手某个处于颓势的东西。家长们的高付出又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因为心疼自己付出的时间、精力、情感,家长们永远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社会古已有之的事情。然而,我们怎么愿意看到父母与孩子站在谈判桌的两面?
一款游戏《中国式家长》将中国式家庭教育暴露无遗,父母手握付出与爱的筹码,不断为对孩子的期望值加码,最终居于上风,指点孩子的人生如高屋建瓴。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又一个中国式家庭渐渐走向沉默,看到孩子们为满足高期望陷入无尽的自责与自我否定,看到父母与孩子的两败俱伤。
03学会平常心
我想,为人父母有一堂必修的课程是学会平常心,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而这却很难做到。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别人家的孩子,甚至可能自己的孩子也是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对比的方向不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哲学中,“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种说法是绝对正确的,笔者认为,如此方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一部台湾偶像剧中,一个妈妈对孩子说:“我也要对你说对不起,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生出来噢。”孩子没有选择降生世界的权利,父母拥有这种权利,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修好为人父母的必修课,对来到这个光怪陆离世界的每一个小生命保持平常心。
要知道,健康与快乐才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当大部分家长已经退出考试工作的竞争,我们不知道孩子身处于怎样的激烈的“内卷”之中,更无法知晓当代年轻人扛着怎样大的压力,他们整天说没事没事,一句话就能崩溃。有时候,击垮他们的却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家长们以爱为名的希冀与期待。
因此,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甚至是普通,是给他们灵魂松绑最好的方式。
在《小欢喜》的结局里,乔英子如愿以偿去往南京大学,而不是听从母亲的话留在北京念书,与母亲的期望背道而驰,这或许是乔英子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有时候我想,人可能是一根弹簧,施予弹簧的力越多,反弹的力就越大,我们在孩子身上使得劲越大,孩子所谓的逆反心理也会越强。我们所期望的孩子的样子最终很难成为现实,我们超高的付出或许永远也无法变现,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那一颗真诚的祝福孩子健康快乐的心,那一份炙热的不求回报的爱,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支持孩子的方式。
正如苏格拉底那一句哲言“认识你自己”,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孩子,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爱与梦。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