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语文学习其实和数学、物理等理科一样,都有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所谓的“套路”,就是这个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有点像数学、物理学科的公式。不仅仅数理化有套路,其实语文也是有这样的套路的。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的问题:怎样才叫把数学、物理公式真的掌握了呢?答案就是这个公式你真懂了,真会用,你知道它到底在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
但语文学科却经常被人误解,以为任何文本都拿“答题公式”一套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给了你答题公式,也仍然要首先读懂文本,才能知道应该用哪个公式,怎么用。
就像学数学一样,手里有一本《公式大全》,但如果不能从题目的叙述中判断出来应该用哪个公式,就等于还是不会做。做数学题最关键的是读懂题目,语文也一样。你必须要读懂当下这道题的文本,你才知道该用哪个“公式”。
以前这一点强调得不够。虽然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强调要读懂文本,要回归文本,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总是认为,掌握一套“答题秘笈”就行了。这是不对的。
01
何谓真的读懂文本
高考试卷上会考查以下几种文本的阅读:文言散文、文言诗歌、现代散文(叙事、抒情)、现代非连续文本(议论、说明)。这就涵盖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各种不同的文体样式,对考生阅读水平的考查非常全面。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读懂的标准:
文言文所谓的真读懂是指:能把每一句话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诗歌所谓的真读懂是指:能够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首诗一句一句地翻译出来;把作者的情感正确的说出来。
现代文读懂了是指:能从标题看明白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能通过划重点词句找到作者对这个对象特征的评价,用哪些词语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的;清晰地知道这篇文章的篇章结构是什么样的;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02
读懂在考试中如何考查
以本次高三适应性考试的试卷题目为例:
例1:非连文本阅读题。
非连文本最后的那道主观题“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回答如何欣赏书法艺术的静与动”,赋6分。
按照一般答题套路,就是这三个阅读材料每个材料概括出一句话来,就是答案。大家常常会用每个材料中概括性的语句当作答案。比如材料三,第一句话就是概括性地说“汉字造型的艺术在线条、结构、章法、意境等方面都十分讲究”。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材料三概括成“要欣赏书法艺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就要从线条、结构、章法、意境四个方面入手”呢?
但事实并非如此。你真正读文本的时候会发现,材料三只有第3段在讲字的间架结构的时候才提到了要在欣赏字形章法的时候“稳中寓险”,这种静中求动的、既静态又富于变化的美感。所以,学生就得真读懂文本,不能只按照套路答题。要是那样的话,那就流于表面,你是答不对这个题的。
例2:断句题。
我们语文老师都非常清楚,文言文断句实际上考的是翻译。学生得真的读明白这段话在说什么,才能断对。但是我们看网上关于断句的n种方法吧,根据虚词、句式、修辞、总分结构等等很多,反正都是形式上的,通过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确定断还是不断。
但事实是,只有真读懂这个文本,才能够彻底断对。这次考试中的断句题就上升了一个高度,告诉你这一句话有两种断法,“请你分别说明这两种断句中“与”的意思,并解释全句的意思”。
这下从网上找那多少种断句方法去蒙着断的学生,这道题就很难做对了。没办法滥竽充数,只有真懂才能答对。
例3:文言文。
文言文仍然是延续了这两年的一贯做法,最后那道主观题是按照现代文的阅读的标准来要求的。这个要求就很高,你真得先把文本彻底读懂,读成现代文,然后才能回答问题。
要想回答“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为什么赵括兵败在战前就已经注定了”,学生就要从原文中读出来作者介绍赵括的少年时代是什么样子,借蔺相如的话评价赵括,借他父亲赵奢的话来评价赵括,借母亲给赵王上书来评价赵括,真得把这一句一句全看懂了,才有可能从这四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翻译、概括、提炼出赵括失败的原因。
例4,诗歌题。
诗歌的那道主观题是问“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比较这首诗与陈维崧词的不同之处”。这实际上就要求你必须得读懂这两首诗的内容本身。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能对这两首诗进行散文化的翻译,而且得翻译对了。
为什么说翻译对了也不太容易呢?因为这两首诗,一首选择了学生不太熟悉的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另一首选择了杜甫的一首非常不符合他沉郁顿挫的主流创作风格的作品。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从老师那得到的那一点对杜甫评论的套话,就根本用不上。
他们必须真把这首诗每一联、每一句都翻译对了,才能够确定诗的描写对象是谁,有什么特征,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之后才能作对比。
03
如何判断是否真的读懂
以北京卷的第四大题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为例。很多学生都自以为读懂了文本,但总也答不对题,拿不到高分。于是很困惑。其实是因为他根本就没看懂文本。
通常,很多学生在考场上花2-3分钟浏览一遍文本,了解了一下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的作者情感是什么,然后我怎么老是答不对题呢。其实,这就是因为没真懂啊。
以2019年海淀一模的现代文阅读《瓦浪如海》为例。第19题问:“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6分)”
这道题不是让考生解释你怎么理解这个题目,而是考查篇章结构的。考生要把全文分层、概括层意,作为答案呈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读文本的过程中要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实际上很多孩子读文本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分层这件事情,更没有想过每段、每层在写什么。等到答这道题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理解解释了一通。那这个答案肯定是基本上得不着分的。
我们看出题人给的参考答案与全文的篇章结构的关系:
这个全文分三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1-3自然段,谈的是北京四合院的瓦有什么样的特征:远远望去,瓦连绵成片像浪一样非常有气势。它代表了一种沉稳的北京性格。这就是答案中的前两个要点。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4-10自然段,回顾了作者的少年时代老北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还分了三个更细致层面,我们就不细说了。但这三个更细致的层面加在一起,都在回顾老北京生活的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儿时生活的快乐。这就是答案要点的第三条。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11、12两段,都在写作者的情感。第11段写作者常常想起童年的四合院生活,无限眷恋。第12段在写现在看不到瓦浪如海了,很遗憾,表达了作者的伤感和无奈。这是答案要点的第四、第五条。
我们这样简单一分析就发现,很多学生读了一遍文章,就以为自己读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对文本内在的行文逻辑进行分析,这就是没读懂。
在读题这个环节上,学生同样没有想明白题干的考点是什么,也是没读懂题目。文章和题目都没真读懂,当然是一定答不对的。
综上所述,要想把高考试卷上的题答好,第一重要的事就是“读懂卷面上的每一种文本”。
考场上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速度来源于平时的熟练。
那就要在日常学习中,把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作业都当做考试文本,按上面给出的标准,文言文、诗歌、现代文,一篇一篇真的读懂,而不是简单地靠套公式答题。
声明:本文由亲子读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喜欢请关注【亲子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