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爆料,山西几名高中生因压力过大,在午休时间喊“你还相信光吗?”等《奥特曼》台词,被学校劝退处理。此外,校方还发布悬赏公告,要求学生举报其他有此类行为的同学。此事引发巨大争议,学校接受媒体采访时改口称,涉事学生未被劝退,悬赏公告意在警示其他学生。这样的警示,无疑折射出了当下德育工作中的懒惰思维。(1月31日新华社)
该事件中,校方为维护学校午休秩序,以惩罚的方式制止学生不文明行为,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该行为只是高中学生发泄压力的一种不当方式,在校园违规行为中,并未达到较高等级。学校不能不分青红皂白,采用“退学”这一方式解决,更不该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举报,以期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过度地以儆效尤,只会使教育适得其反,抹杀学生心中的“光”。
近日,央媒不断批评各地过度防疫是懒政行为。面对问题,学校不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具体分析,从校方德育工作层面解决,而是想当然地以“悬赏”的方式,将正常的“朋辈监督”异化为同学之间相互“揭发检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懒惰思维。
德育是为了育德,教育惩罚的目的是纠错,不是批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通过学校和教师耐心细致地感化、培育实现的。面对问题行为,学校和教师要主动研判,勤于监督,积极引导,根据实际的学段、学情来给出具体的矫正方式,而不是将监督的责任推给学生,造成不健康的同学关系和变了味的教育。
“教育来源于生活。”同样地,学生的错误也来源于日常的生活体验,伴随着复杂、多变的情感性因素。因此,学校在运用惩戒手段纠正错误,实施德育时,应当就事论事,因时而异,综合考虑学生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及错误类型,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德育工作更多地赋予“人情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情感关怀,自主地意识到自我错误的严重性,从而改正错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以“吓唬警示”为指导思想过度惩罚,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惩戒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有赖于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情境判断,摒弃“一刀切”的过度惩罚,扭转德育过程中的懒惰思维,才能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直抵心灵、振奋精神的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学生错误行为的发生。
文/ 张曈钰(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