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上少年班的“人生实验”:读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办法

华灯初上,庚子鼠年画上句点。城市穿梭着各行各业的人群。

世间百态,路人行路匆匆,在被誉为“帝都”的北京,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像经过了一层放大镜,它是有些人生来的命中注定,也有众人拼尽一生都无法突破的圈层。

近些年,“芳草地”这个名字,虽不及“五道口”“海淀”出名,却也频频被讨论,被提及,成为教育圈的一个新贵。

芳草地内有包括芳草地国际学校等多家知名单位,他们因芳草地而得名,后芳草地因它们而著名。

而在11年前,就在芳草地小学,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班级开学了。

没有过多的宣传,没有过多的关注,甚至没有专门的校服和学籍,在芳草地小学的教学楼前,一张照片,记录了开学典礼的时刻。

(图源网络)

而事实上,这一张照片,蕴含的不仅仅是几位教育家几年来筹备的结果,更是对教育精神的诠释,是对寒门难出贵子这种观念最有力的反叛。

在这个班级的招生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寒门之子”,他们有是餐馆服务员的子女,也有最纯朴的农民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大多是进城的务工人员、打工者,是不属于大城市,也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与情绪的“谋生”者。

有人说,这是几位教育家的理想,也有人说这是一群穷孩子们的实验,但无论如何,这项“青云计划”无疑是对“寒门难出贵子”观念最大的反叛。

这个班级的创立源于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刘正奎和湖南教育企业家孙文华的一拍即合,也得益于超长班教育家赵大恒的倾力加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刘正奎出生于安徽农村,后工作也与农村结缘,在进入中科院后,更加关注留守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创伤问题,

在研究中他发现有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在逆境中没有萎靡,反而以自己过人的坚韧与努力战胜人间疾苦,他们聪明,有天分,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受教育的机会非常可惜。

他们对教育怀有最真挚的初心,“知识改变命运”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贫困的农村家庭没有大城市拥有的资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依旧有那些聪明伶俐的孩子,这些孩子应该是一道光,照亮农村未来的路,而不该在璞玉雕琢之时当作路边垫脚石。

他们用着几近理想主义的方式进行教育,除教授知识外,他们相信学习成绩是暂时性的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观察力,和对这个社会的态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努力影响学员的价值观,关注他们的细腻情感。同时也努力地去解决难以回避的初中、高中的入学问题,甚至是努力为他们的深造创造条件。

十年青云计划,有学员走入北大这些顶级学府,成为真正的社会栋梁,也有迫于生计难以完全走完青云计划的学子,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的尝试,塑造了一批品行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毕业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的确,寒门学子难以每一个都如此幸运,有人指引,摆脱生活的枷锁,也鲜有极具开明的寒门父母,看得清教育于孩子及一个家族的重大意义。

然而,目之所及能够进入学堂读书的孩子,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依然是读书。知识与时间一样,是这社会为数不多,还算公平的东西,你付出一分便回馈一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急于求成,受不了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我不相信这个社会对平庸者有一份特别的话语权,但对待某一领域的专家会有特别的包容与尊重。

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一万小时的苦练,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源源不断进取的生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大寒门女孩刘媛媛以其自身经历告诉了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研究多年阶层固化的美国经济史学家克拉克曾经在著书《The Son Also Rises》中讲述,在一个家族中,孩子所受家族的观念的影响比想象中要更大。

禁锢“寒门”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眼界、认知、思考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读书,便是最容易获取这世界的认知的途径。知史鉴今,知事育人,对比今昔,援疑质理,方得真谛。

除此之外,学习跨越的还有圈层。圈层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所成就的圈子,是人脉,是信息,是平台,是资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古人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什么样的圈子,便会影响人的习惯,孟母三迁,不顾劳顿也要拥有好的环境,而“学习”,比起资本积累,是更容易突破圈层的路。

不得不说,这世间本就残酷。多得是无法选择的家庭、性别,寒门的孩子,能选择的路不多,读书确乎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路。·

参考资料:人物《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