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时代,科技力量已然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国防和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维护更是功不可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其背后的专业学家。
正是他们长久以来的坚持和呕心沥血的付出,那些关于科技的美好愿景才得以实现。
接下来要提到的便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他是当之无愧的“遥感科学泰斗”李小文。
单说遥感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要知道遥感跟我们每个人可以深入接触使用的GPS是处于同等地位的,而李小文院士在遥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受到世界的认可的。
李小文院士
早年经历略带坎坷
李小文,1947年生于四川自贡,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他,自小展现了不同寻常的聪慧,他四岁入学,16岁便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修读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李小文院士不是一个一头扎在学习中不闻窗外事的学生。
相反,他并不很看重学习成绩,而是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愿意同时有精力去涉猎其他领域,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写文章的能力,可能很少有人相信他虽然在理工科研究方面有所造诣,但文学功底也不容小觑。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的发声并无法得到正确对待的时候,他的文章中某些内容被有心人利用,判定他为政治性错误,以致他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
初次下乡,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境遇,李小文院士不是整日怨天尤人、就此消沉,而是一直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最终得到了一份适合他的专业的工作——在无线电厂当技术员。
无线电厂技术员
人生转折
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报考,李小文院士毅然决定去考取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的研究生,继续遥感事业的开发。
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李小文院士凭借自身的优异表现成为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地理专业,而他在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的同时,也将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收入囊中,其中不难看出李小文院士超凡的学习能力。
事实上,李小文院士果真是名不虚传,在校学习期间,他一直坚持“能考及格,就绝不考满分”,显然这与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教育理念相悖,然而事情原委很是让人出乎意料:
李小文院士每次考试都会计算自己的分数,尽量让分数刚好及格,他认为“多考几分都亏”。这实在让人啼笑皆非,但的确我们可以从李小文院士的身上窥见他作为天才科学家的那份执着与随性。
说起当年的中国公派留学生,他们的处境其实都很艰难。当时的中国国力羸弱,经济窘迫,留学生们虽怀着努力学习贡献祖国的雄心壮志踏上异国之路,但现实却并不如人所愿,语言和文化的生疏便足以摧毁一个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李小文院士同样遭遇了这些。
但幸运的是,他将更多的时间专注在了专业知识的钻研和无数次的实验里,也正是这些东西组成了他的留学生活,并且这段时间的付出为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的“扎根时期”,也是中国遥感事业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开放后的公费留学生
科研成就无数
1986年,李小文院士已然学业有成,这时候的他选择了回国,选择了投身祖国建设,选择了报效祖国。
他归国后先是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图像处理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9年,他又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的时间里,他一直辗转在各个需要他的岗位,在不同的地方为中国发光发热。
而李小文院士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可谓数不胜数,最为突出的是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的创建,这为地物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地表遥感板块,病态反演理论和赫姆霍兹互易原理也成为了李小文院士的部分理论来源;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李小文院士首创了普朗克定律用于非同温黑体平面的尺度修正式及一般的非同温三维结构非黑体表面热辐射在像元尺度上的方向性和波谱特征的概念模型……
在理论研究之余,李小文院士还主持研究了多个国内外项目,这些实践内容都成为了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使得中国遥感事业的进行有如神助,一路突飞猛进,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李小文
网红院士
可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位院士,他学贯中西以报效祖国、他夜以继日并专注事业,他拥有世间唯一且真实的精神财富,他是名副其实的科研引路人。
但人们对他的认识只是开始于一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照片——李小文院士一身旧式黑衣、黑布鞋,头发却已有部分花白,他的手中还拿着一份讲义在认真阅读。
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生发出来的一张图,可是,这实在跟大众的想象不符,这样简朴的着装和形象着实不像一位院士,甚至有人调侃李小文院士更像是刚刚插秧回来的老大爷。
网传李小文上课照片
然而这的确就是真实的李小文院士,不是什么作秀或者摆拍,而是他最平常的模样。
李小文院士自始至终都奉行一个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他从来不认为遥感地理学家、科学院院士这些是什么了不起的名号,在旁人眼里遥不可及的光环,他视若无物,但看似“特立独行”的他不过是分得清万物孰轻孰重:国家发展是重、个人利益为轻,科技成就为重、自身得失为轻。
同样地,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李小文院士的这一层精神,网友们乃至全部中国人民才愿意去认识了解他,愿意称呼他为“布鞋院士”,不只为他常年穿着的黑布鞋,也为他长久以来毫不消减的科研热情和坚持。
洒脱的李小文
教书的匠人
近几年,匠人精神的普及已经很是抓人眼球,匠人意指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精神意义的伟人,那其实李小文院士便是教育界的匠人。
大概是李小文院士在科研方面的成就太过抢眼,很少有人意识到他还是一名大学教师,但在学生教育这个领域,他却也表现出了毫不输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曾有人问过李小文院士愿意教哪种学生,他的回答是:有教无类,这种承袭于孔子的大教育观念听起来容易,却鲜有人做得到,但李小文院士真正将此落到了实处。
李小文院士对学生并不摆老师的架子,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跟他们相处,他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在专业学术研究上,他也会认真聆听每个学生或许不太成熟的想法,并且相对应地进行点拨,是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尊重的。
他的一生,留给讲台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他指导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博士生,他们都尽力从他手中接过遥感研究的重要任务,重新为该领域注入更多的能量。
同时,李小文院士还捐献出自己的科研奖金设立了基金,以此用于遥感事业的建设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奖励,从中更能体现他作为一名科研人的责任心和贡献力。
遥感论坛
学术界“令狐冲”
李小文院士的可爱之处在于世俗的眼光并不能禁锢他,他总是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他的立场、他的追求,而他自身展现出的自由天性和赤子之心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就像他不拘泥于院士身份,上课都要带着酒壶,也随性到即使身体不好但每天必须喝一斤二锅头。
传言中李小文院士很是喜欢金庸的小说,尤其对《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情有独钟,这样的侠客风范深深吸引了他,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李小文院士与令狐冲出奇地相似,他们都是恣意潇洒、心有乾坤,不辜负生命也拥有无限豪情,因此李小文院士也被人称为学术界“令狐冲”。
2015年1月,在李小文院士网络爆红的几个月后,他因过度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和长期工作不规律饮食导致的营养不良被判定病情严重恶化,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67岁。
李小文
李小文院士的一生获得太多荣誉,是多少人无法企及的,但他终身一袭布衣一双布鞋,他可以得到的有很多、拥有的却很少,他从不看重外物,只是一门心思搞科研,或许有人不理解。
但李小文院士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是布衣院士,也是学术界“令狐冲”,更是中国科研人的一个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