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孔谈教育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新学期即将开始,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生作业、手机、课后、校外等问题的新要求。
教育关系民生。教育问题没有处理好,对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关于作业问题
1.争论的焦点
网络中对于学生作业的问题争论最多。
有希望减少矛盾的人。
有放下枷锁兴奋的人。
有冷静对待教育的人。
……
2.争论的原因
(1)出题难度应适合学生
学生的作业主要存在作业量大、机械重复、难度大等问题。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多,难度深的原因是每学期质量检测出题太宽,太难。
比如:小学语文考试内容中,基础知识检查得比较少。考试中涉及对联比较难,阅读部分还要考三个阅读,小学六年级作文720个格子需要写满……
检测的题目中,阅读要考查各种类型,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并且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答题格式,结构性地回答问题。
考试要求难度的加大,造成了教师必须让孩子多写、多读、多记、多练。
(2)某些教师的做法应改变
没有一个教师甘于落后。
教师心里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我教的学生要在本年级冲在最前面。
教师教育一个班的孩子。孩子们的能力各不相同。
有些孩子差一点,学得慢一点。机械性地重复练习,能够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但某些教师的做法太极端,让孩子抄写太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只有每天面对“书山题海”。
孩子们的家长也被带进了“沟里”。
(3)教师不应该让家长批改作业
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全批全改自己学生的作业。学校每个月都会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教师还要接受市、县(区)、镇(乡)的督导检查。
某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家长参与到批改作业的事务当中来。不等于说,这样的老师就没有批改作业。他们也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家长的紧密配合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作为一个老师,我肯定是非常不愿意家长来批改作业。家长有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需要处理。
我觉得某些老师虽然为了提高本班成绩,但是给家长安排批改作业的任务实属不应该。
这种办法应该丢弃,既连累了家长,又加剧了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
3.破解之法
学校可以通过教研组领导教师,让教师在集体内,共同商量每天布置的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各地区的教研室或者教培中心,每期出期末质量检测题的时候,可以按照各科的教学大纲来设计,注意出题的难度要适合该段的学生。
其实,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是被少数的教育乱象裹挟了进来。
教育部对作业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清理教育乱象,还家长和教师一片晴朗的天空。
二、关于手机问题
1.手机的困扰
手机给学生、家长和教师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了诸多困扰。
教育部的新要求没有搞“一刀切”。
新要求提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的要求,细化手机管理措施。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装置。
手机有限带入校园,满足了部分家长的心理需要。
部分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孩子,害怕孩子在学校发生一点什么事情,
或者放学后,万一家长因为工作忙,或者有其他事情想和孩子联系……
对于小学阶段这种现象比较少。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戴的电话手表。小学生佩戴的电话手表较多,手机较少。
学校同样需要管理小学生的电话手表或者手机。因为,电话手表功能多,可以上网,能发消息聊天,能查作业答案,还能阅读小说……
个别学生上课会读小说。我班有个学生特别爱看小说。他上课不是读纸质的书刊,就是用电话手表上网看。我上语文课时,发现了就给他收了。
下课后,我联系了他的家长,请他的家长到学校来,然后把手机归还给了家长,并提醒家长注意把手机保管好,以免他上课不听讲,去看小说。
因此,我认为小学学校把学生的通讯工具统一保管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2.解决办法
带手机入校的现象,小学最少,初中次之,高中最多。
有的家长确有需要,让孩子带手机入校,可以向学校申请。学校制定管理机制,对学生带到学校的手机,统一保管。
这样的情况,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具体的问题。学生要带手机到学校,学校可以给学生的手机上贴一个不容易撕下来的,比较牢固的标签。
每个学校给每个班配置一个手机保管箱,由教师统一管理。每天学生到学校,主动把手机交与老师保管。放学后,教师再逐一归还。
当然,对于手机细化管理不止这一点措施,还需要学校领导集思广益来办好。
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查找作业答案等,对学生的学习,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不利。教育部提出对手机管理的新要求,考虑到了所有人关心的教育问题。
三、关于教学问题
1.教师的工作态度
教师对待工作,要克服庸懒散浮拖的心理。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国家的前途。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每一个教师都应担当起国家的教育重任。我们教师不仅要把教书育人当工作,更应该把它当作一项事业。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参与教研,参与师徒结对,参与学历提升教育,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方法。
2.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照顾每一个孩子,注重差异化教学,注重点拨归纳与反馈拓展。
课后,我们教师要重视总结课堂生成的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3.学困生的出路
学困生是家长和教师的痛点。
教师花在学困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何止成百上千倍于其他学生。
即便如此,学困生也是学生。
我们教师不能放弃、抛弃学困生。
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有爱心、热心、细心和耐心,对待学困生特别要给予关心。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我们投学困生以耐心,学困生会报以你开心。
我们教师对学困生要始终保持信心,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奇迹。
写在最后
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乱象的治理,是为了给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给教师减负。
教育部的新要求有利于我们国家教育的健康发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问题地关切,对学生的关怀,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任的态度。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学校,都要执行国家教育部的新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多想一想怎么做有利于教育孩子,又不给孩子过重负担,我们就怎么做。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分享!喜欢讨论教育的咱们评论区见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