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原因,这届幼儿经历了反复停园,就拿我家二宝来说,一直是上上停停的状态,转眼到了三月份新学期伊始,赶紧带娃找幼儿园。
给孩子找幼儿园,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二宝还有半年就上小学了,也就是9月份的一年级小学生,这个阶段是否该幼小衔接呢?
近几年,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人说的一个教育理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乎,各大幼小衔接遍地开花。作为俩宝妈的我,今天就专门聊一下幼小衔接这些事儿。
何为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衔接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做的一种特殊衔接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的节奏,小学和幼儿园有何不同,有那么紧张吗?
小学和幼儿园有何区别?
环境布置不同
小学阶段教育环境布置严肃、规范,没有玩具,活动区,生活区基本都是全校共用,按照课程计划固定时间才可使用。
幼儿园的布置一般以简洁、轻松、活泼为主,生活设施和学习一般集中在一起,活动室,盥洗室、餐厅以及学习空间都是紧密相通的,起居和学习都比较方便。
幼儿园一般说来低幼阶段的绘本、玩具、钢琴、空调等设施齐全,相对小学基本就是简单的桌椅板凳和黑板教具,条件好的学校会配置空调和学生储藏柜。
教育方式不同
小学教育阶段的孩子主要接受的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任务,主要按照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家庭作业,也会有阶段性的测试。
幼儿园的教育一般是依据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规划培养,幼儿园阶段教育是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设置,并避免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幼儿主要以娱乐于教的形式,灵活、自由、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为主,约束很少。
培养方向不同
幼儿园看重的是全方面发展,重视幼儿的兴趣培养、情绪管理、语言能力、身心健康方面,传授的知识浅显易懂,以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主。
小学的孩子已经开始比较系统的教学,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建立。
师生关系不同
幼儿阶段教育上注重的是保教结合,儿童一般和固定的老师朝夕相处,儿童心理和生理上更依赖于老师,师生关系平等亲昵。
小学阶段虽然都有固定的班主任,但其他科目老师一般是按照科目轮回教学,一个老师带50左右个学生,学生心智状态也可以不依赖老师,更独立。
幼儿园时期,孩子已经能够尝试脱离家庭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自主控制行为,因此在这个阶段,教会孩子模仿并顺应他们的成长,就成为老师们的培养内容。
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的著名学者埃里克森称:孩子的发展自主性阶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蜕变,从无约束状态到各种规矩,儿童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抵触与痛苦,可能会有厌烦,甚至逃避。
这就是幼小衔接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很多家长会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的时间都为孩子选择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必须选择吗?
幼小衔接主要是依据儿童不同心理特点,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一种教育模式。比如儿童能独立,懂得规则行为规范,中午可以不午睡,可以一年级必学的基本的拼音、20以内加减法和基本识字基础等等。
在幼儿园中,尤其是公立幼儿园,拼音识字和数学的学习是被列为“超前教育”范畴,而儿童突然到了小学后,文化课会接踵而至,孩子在心里和基础上如果都没做好足够准备,会很没有方向,这么说来,幼小衔接确实真的很有必要。
但我分享个经验:作为俩孩儿的宝妈,老大在公立幼儿园直升公立小学,一二年级确实有些课内知识点的吃力,但在孩子在情绪管理、接受能力、环境适应和学习能力上,表现还是很突出的。
这里有很多家长会说:你课内知识都吃力了,还谈什么不上幼小衔接,但并非真如此,班级里很多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所学的课内知识,在二年级内会消化殆尽。
而接下来在三四年级,到了真的考验学习能力时,未上幼小衔接的孩子会更有优势。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学过的孩子在一二年级时,会认为学习如此简单,并没有养成思考能力,没有适应学习难度增加的适应力,这也是很多人说小学“三四年级是分水岭”的一个主因。
但不上幼小衔接就真的好吗?但我的意见是:培养孩子,父母要科学培养,明确幼小衔接真相和目的后,因材施教!
从幼儿园到升入小学阶段,表象上是课业的增加,但实际上,变化最多的是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适应。
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幼小衔接主要是帮助孩子们能脱离幼儿园,能独立适应小学生活。这里的独立和适应并非体现的课内知识点的容纳度,而是在于幼儿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育模式和规范的适应能力。
如何选择幼小衔接?
选择幼小衔接,要依据孩子自身特点因材施教。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认知,多关注自己孩子,依据特点挑选合适的幼小衔接机构。
其次,上小学后,孩子心智会明显越来越成熟,在个人独立方面的要求会更高,需要基本的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更为重要些。
比如:孩子在表达及情绪管理上有欠缺,家长在选择上可以选择有即兴表达或者情绪管理上有特色课程的机构;如果孩子逻辑思维差,可以选择有全脑开发方面为特色的机构。
总而言之,幼小衔接是一座桥梁,是需要在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过渡要小学。选择幼小衔接时要顺应自己孩子的身心,而非对分数负责,学多少文化知识,不要过度透支孩子的学习能力,幼小的过渡,是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考验,因材施教才更重要。
你对选择幼小衔接有哪些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