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中,教师是“蜡烛成灰泪始干”,他们用自己地余热一点点照亮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为他们照亮光明前途。尤其是那些去到深山里面支教的老师们,面对深山的困境,面对孩子的渴望,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只为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
在中国支教的团队中,以大学生居多。这些大学生抱着一腔热血,深入基层,给大山里面的孩子带去知识与力量。而除了大学生之外,还有一位德国老外。这个老外在深山里面支教十年,却拒绝被“感动中国采访!究竟是为何呢?
不走寻常路的童年
新中国成立至今,其发展速度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很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发展之后,纷纷来到这个神秘的国度,探索着奥秘与惊奇,卢安克便是这样的外国人。
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小时父母对他的教育,是让他顺其自然的发展。因此小时候的他就没有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整天在家里做练习题,也不需要去各种补习班上课。
当然这种经常不碰书的读书方式也让他的成绩跟同龄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了一大截。可父母对他的这种情况丝毫不介意,甚至还给了他一块木头,让他去学雕琢。
或许,对他的父母来说,人就是一块不成形的木材,最终成果是什么样的,还要看持木者的造诣。中考毕业之后,卢安克因为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任何一所高中,便辍学在家了。
但是,没有上学的那段时间,他也从未放弃过对于艺术的追求。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在木雕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后面他用自己的木雕作品申请了德国汉堡美术学院,没想到的是,学院里面木雕专业的教授在看到他的作品后,十分惊喜,最终破格录取了他。
人生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着做一件事情,虽说卢安克没有像其他的学生一样按部就班的上学考试,但他却没有放弃对于梦想,对于木雕设计的追求,最终成为了不用考试就可以上大学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之后卢安克依然是不走寻常路,他没有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且做了跟专业毫不相关的装货工人。或许艺术人生便是如此吧,他们要从生活之中找到灵感。也是因为这种灵感他踏上了中国的旅程。
支教之路屡次受挫
这次旅程对卢安克来说,可谓是改变了他的一生。1990年的某一天,他为了寻找自己的艺术灵感,站到了中国的土地上。面对这个对他而言神秘的过度,卢安克既兴奋又激动。
来到中国之后,他辗转于不同的高等院校之间,只是为了看看中国在木雕方面的发展,也为了了解中国的文化。或许,是因为中国有着特殊的魅力吧。来到中国之后,他仿佛被中国神秘的韵味给吸引住了,有了想要与这个国度融为一体的冲动。
卢安克是一个敢作敢当之人,这个想法产生之后,他便决心要留在中国。但想要深层次地去了解中国,就要深入到中国基层,深入到大山之中,只有那里才能看到中国人最朴实的一面。
之后卢安克便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农村,教授孩子们德文,给他们介绍外面的世界。但是,支教也是需要得到政府部门认可的,而卢安克私自支教的方式引起了相关单位的关注,最终罚了他3000块钱。
虽然罚钱了,但他的支教之路却没有放弃。1992年他在一起深入到大山之中,去给穷困山区的孩子当老师。虽然说他的到来带给了孩子们希望,但与此同时,也让孩子的家长们很失望。
卢安克西式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背景不符,他的经历和知识储备不足以让孩子们去考试,甚至还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跌再跌。最终,他被剥夺了教书的资格。
可卢安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甚至迎难而上。为此,他不断地探索,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式,甚至辗转去了最贫困的乡村之中。
而来到这里之后,卢安克找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也探索到了中国基层人民的生活面貌。
这里的孩子比起其他的乡村的孩子更加渴望获得知识,渴望能够走出大山,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而卢安克的到来就是他们的希望,因此孩子们用最淳朴的情感感染着卢安克。
在被孩子们爱着和关怀着的同时,卢安克也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与山区孩子真心相待
其实刚到这个村子的时候,卢安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方说,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比方说饮食上的问题等等。但在看到孩子们对于知识渴求的目光时,卢安克的心也在微微地颤动着。
为了能够留下来教书,为了融入到村落之中,他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学会了中国话,甚至还会背着孩子们翻山越岭地去看病。
而孩子们呢,对于卢安克就好像是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敬重他,爱他。与他们而言,卢安克不过是跟他们肤色不同的老师而已。
而卢安克支教的这些年,他从未向当地政府讨要了薪酬,也没接受过当地村民的帮助。日常的开销是靠着父母的资助以及靠着写作赚取的。之所以会不向当地政府索要薪酬,是因为不敢要,他害怕政府会向他索要成绩。
不可否认,卢安克教育方式与中国式教育相悖。他向往的是自由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教授亦是如此。他不会刻意地要求孩子们做什么,而是让孩子们遵从本心,做自己爱做的事情。与他而言,应试教育会限制孩子的想象。
或许是他的坚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他的闪光点。甚至还有很多的媒体要采访他的事迹,甚至还成为了”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之一。
不过卢安克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感动中国的节目组。在信中他写道:我不想感动中国,而是中国感动了我,请不要选我!
或许与他而言,能够来到大山深处,能够与这些孩子朝夕相处十年之久。他的心已经深深的被这些孩子们牵动着,被大山人的质朴感动着。他不想要轰动中国,只想要平平静静地陪在孩子的身边。
可是,有时这些简单的诉求都没有办法达到。当他的事迹被曝光之后,除了备受媒体的关注之外,更有很多人对他恶意揣测。说他不安好心,耽误了大山孩子们的发展,让孩子们更难走出大山。
面对诸多的争议声,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最后,他不得不离开了这个他坚守十年的大山,离开了那些他热爱的人们的身边。
在告别之际,他还说留守儿童是根刺,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这句话,能够想象得到他对于大山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的记者前赴后继地去到这座山村,去找寻卢安克留下的痕迹。不过这座山村已经与之前有很多的变化。孩子们一个个地走出了大山,找到了自己的未来。不过,卢安克却一直在他们的心中,不曾忘怀。
结语:
卢安克的教育有别于中国式教育这一点不可否认,虽然说他不能让孩子们从容的考题,让孩子们通过应试教育走出大山,但却给了孩子们开朗乐观的童年,丰富了孩子们的内心。
虽然说,卢安克没有坚持到最后,但他却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到留守儿童的问题,给大山孩子们带去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