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宝宝之后,“抱宝宝”成为了父母的“家常便饭”。尤其是在孩子不会走路之前,最喜欢被爸爸妈妈抱在怀里,彼此之间享受着美好的亲子关系。
但别看宝宝人小,有时候的需求也是蛮多的,就像是最平常的“抱”,也是有所挑剔的,并非是“抱着”就行。
宝宝不喜欢大人“坐着抱”,一坐就知道!
不知道爸妈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管宝宝被大人“抱着走”的时候,姿势有多别扭和不舒服,他都一声不吭,老老实实地在爸妈的怀里;
而一旦爸妈坐下后,无论怎样的舒服坐姿,宝宝却一分钟都不愿意,爸妈一坐下,宝宝就像在父母屁股上安装了监视器一样,立刻就表现出不满意的神情,开始哭闹起来。
这样的情况着实让父母们怀疑,宝宝为什么就这么喜欢“抱着走”,而不是安安静静地被“坐着抱”呢?
其实,别看宝宝小,对于需求的满足感可是十分强烈的,宝宝喜欢被“抱着走”,而不是“坐着抱”,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抱着走”更加轻松
宝宝喜欢被抱起来走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很多哺乳动物的天性。
国外曾经有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比对了6个月之内的婴儿他们在被妈妈“坐着抱”和“走着抱”时,动作、声音、心电图的变化。
结论是:妈妈坐着抱时,宝宝要么是哭闹,要么是东张西望、左扭右摆;而吗一旦走动起来,宝宝立马就“老实”了,不但平静下来,而且动作也随之减少,同时,心跳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
也就是说,在宝宝被“抱着走”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显著升高,宝宝会感到更加的“轻松”。
“抱着走”会更有安全感
另外,“抱着走” 除了让宝宝更加轻松之外,这个动作还能让宝宝更有安全感。
“抱着走”时宝宝的状态更接近子宫的环境,宝宝在胎儿时期,生活在羊水中,每天都会随着妈妈的举动来不停地摇晃,这些有规律地晃动,会让胎儿十分有安全感。
而妈妈在“抱着走”的时候,身体也是在有规律地晃动,宝宝就会感受到这种特殊的节奏和摆幅,感到十分“似曾相识”,自然就像回到妈妈的子宫一样,逐渐地安静下来。
“抱着走”比较有新鲜感
宝宝出生之后,由于身体不能进行大运动,长时间都是处于“躺卧”的姿势,所以每天接触的环境都是固定的,这个环境熟悉之后,难免就会有些无聊和乏味。
而当宝宝被妈妈抱着的时候,会由于体位的不同,所接触的环境和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会对周围的环境生出好奇心。
像一些事物为什么会有声音,那个为什么会有颜色,那个为什么会动等等,这些都会让宝宝感到十分有趣,进而想要更深度地去探索。
很多妈妈都有体会:当宝宝大一些后,总是想到外面去,因为外面的环境总是充满着不一样的事物,因此在宝宝努力探索周围环境的时候,自然就希望妈妈多起来走走,而不是静止坐在一个地方了。
写在最后:
“抱着走”对于安抚宝宝哭闹的效果是显著且稳定的,是可以在短暂时间内安抚宝宝的有效方式。
当然,父母也要注意频率,整天抱着宝宝走来走去,因为长时间抱着宝宝来回走动,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力气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