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宝宝见到妈,没事哭一场”背后真相,原来,是我们错怪娃了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陪宝宝读童书”。

孩子与妈妈之间的联系,是最亲密的。一般情况下,0—10岁的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最强。越小的婴儿越离不开母亲,不管是妈妈离开一会儿还是突然消失,孩子都会大哭不止,甚至有时候宝宝玩得好好的,突然看见妈妈,也要哭一场。

这种“孩子见到娘,无事哭一场”真的是做到了全国统一。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孩子平日被母亲娇纵坏了,已经养成哭一哭博关注的坏毛病。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因为母亲的出现而哭闹?孩子为什么那么惧怕母亲的离开,又为什么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情绪都是有原因的。

思念妈妈

孩子的理解力很低,通常只有眼睛看到的事物才能给他们安全感和熟悉感。为什么婴儿时期的宝宝喜欢到处乱摸,也喜欢到处啃,这就是他们通过视觉形成的理解,通过选择他们更偏向寻找与见过的东西。如果妈妈不在视野范围内,孩子会感到不安,因为在他们眼中看不见就是不存在了,所以很多孩子在被别人抱的时候都会偏头转脑寻找妈妈的身影。

宝宝逐渐长大,具备一定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就开始认生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特别亲近的人,基本不可能抱的了。

爱妈妈

孩子看见妈妈就哭一般都是在认生之后,孩子认生也可以说只认定某几个人是安全的。不认生的孩子占比太少了。如果是别人抱着孩子,只要妈妈在场孩子很喜欢盯着妈妈看,不耐烦的情况下还会挣扎着要妈妈抱,上一秒还在哭闹的孩子一回到妈妈的怀抱就喜笑颜开。妈妈陪伴着孩子长大,每一次哭闹、深夜喂奶、摔跤等都是妈妈陪伴在身边,孩子脑海里形成的意识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哭闹妈妈都会耐心哄我。

离开妈妈的宝宝会焦躁不安,加上心理十分脆弱,如果妈妈离开一小会儿爸爸还能应付 那么长时间见不到妈妈的孩子情绪已经几近崩溃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满足安全感的需要

孩子虽然不能通过言语表达,但他们需要获得的安全感自己会想办法获得,而0—3岁宝宝的安全感基本都来自于妈妈。妈妈负责宝宝的一日三餐,同时也感知到母亲对自己的情感。很多宝妈都表示有时候抱着孩子可以从孩子眼睛里看到满满的爱意。

哭闹是孩子天生就会的技能,在不会说话之间孩子通过哭闹表达的情绪很多时候只有妈妈能够解读出来,在别人孩子孩子咿咿呀呀的语音里迷惑不清的时候,妈妈已经准确捕捉到信息了,这样长年累月的记忆会给孩子形成安全意识

。只要孩子一哭闹,他的需求基本都能得到解决,所以孩子看见妈妈就哭闹也就见怪不怪了。孩子哭闹也是在试探妈妈的底线,大S曾在节目里谈过:看到小孩自己摔倒了,如果发现妈妈没有关注他,他会自己爬起来,如果妈妈这时候真好看到孩子,孩子一定会哭闹。所以说孩子哭也是在试探妈妈对自己的底线。

孩子见到母亲爱哭闹,是因为情绪焦虑引起的,不是妈妈惯坏的结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宝妈千万不要万事巨细,面面俱到

很多宝妈恨不得把孩子装在包里随时携带,交给爸爸怕伤了,交给爷爷奶奶又怕老人照顾不了孩子。这样做只会给妈妈自己增添负担,孩子是一家人共有的财富,妈妈虽然爱子心切但也不能包揽孩子的全部事情。妈妈照顾孩子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宝宝的所有事物都被妈妈收拾齐全,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感会很弱,孩子对他们也会有陌生感,这样一来宝宝更离不开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让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孩子的照顾当中,让宝宝时常接触到他们,这样才能建立稳固安全的联系,对宝宝来说安全感也会更多一些。很多宝妈都在说爸爸不帮忙照顾孩子,而爸爸们却说孩子不和我亲,一抱就要哭闹,这都是前期爸爸没有参与孩子成长导致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观察宝宝,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很多妈妈在宝宝一开始哭闹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去哄,本来没有大问题的宝宝也要哭闹不止,这实在是让宝妈们很头疼。“虽然知道要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一哭闹就忍不住心软”,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哭闹的确不能不哄,但是不一定每一次都要妈妈哄,爸爸是家庭的一份子,理应参与孩子的生活。没有时间,哄不好等等工作忙是不能作为逃避责任的借口的。让孩子在其他人的安抚下也能够恢复平静也是在锻炼孩子的心智,同时也减轻了宝妈的负担,兼顾宝宝的生活和妈妈的情绪。

丧偶式教育是不能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只有夫妻两人协作才能带给孩子最好的亲情体验,无论是哪一方责任的缺失都不利于孩子健康长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哭闹是爱妈妈本能的表现,我们不能说是母亲娇纵的后果,理解孩子脆弱的心理我们才能明白这份爱的厚重。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