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终身运动者”到底怎么培养?看完这篇全明白了

这段时间,最受关注的新闻基本都是关于两会的。

小编也一直在关注人大代表们的提案报道,尤其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而今年关于教育的提案,热度相当的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为什么会引起热议呢?究根追底,代表们的提案戳到了当代家长们教育的痛点上,揭示了当代教育的水深火热。在“内卷”的环境下,父母的焦虑,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强音。此前,智课教育发布了《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68%的家长感到教育焦虑,尤其是在孩子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在焦虑的促使下,很多家长都被卷入鸡娃阵营中,认为孩子反正都是玩,为什么不玩得高级点?别人家孩子都在学,自家娃不学,上小学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于是,孩子们认汉字、背古诗、学英语、学思维、玩器乐、练口才、学机器人编程……像是奔跑一样,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赢在起跑线”的固定性思维、爱攀比的人性、教育内卷化加剧、培训机构广告狂轰乱炸、算法的精心埋伏和精准情绪绑架,都在不断刺激着家长,加剧家长自身的焦虑和危机感,使得家长不得不主动亦或违心地逼自己的孩子为美好的未来而过早地参与到学习的竞赛中。

在父母苦心积虑的鸡娃下,孩子也许能获得一些优势,殊不知,因为“抢跑”,孩子在本该单纯快乐充满阳光的童年,却沦为了考试、竞争的机器,失去了一个儿童本应呈现的活力、求知欲、好奇心、创造力;学前儿童在智力高度开发的同时,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团结合作、热爱生活、关怀他人和社会的能力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发展成为高分低能的“神童”,青少年近视、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抑郁、厌学等倾向越来越重,也越来也呈现早龄化趋势。

儿童的成长遵循着特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揠苗助长或超前教育,效果不一定更好。正如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健全而优秀的人格又该如何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在两会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深以为然!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的终极目的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不仅要关注学习和分数,更要注重孩子全面健康的人格培养。这就好比一座冰山,冰山上是显性的目标,比如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好的学习成绩;而冰山下则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核心能力和内在品格,比如责任心、审美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恰恰是孩子拥有幸福美好人生的关键和基础。

那么在幼儿期,家长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全面提升孩子未来竞争力?今天,小编先跟大家分享如何培养终身运动者。

一、何为终身运动者?

唐校长与总台央视记者分享了他的感悟。唐校长表示,“终身运动者”或者叫“身心健康者”,谈的是四个基本方面:

第一、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

第二、终身运动的习惯。

第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积极的心态,对未来抱有美好的预期。

对于运动,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谢红也建议,立法确保儿童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她呼吁重视儿童体育工作,建议纳入立法计划,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确保儿童每天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后各运动至少半小时,全天体育运动不少于1小时,不断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可见要让祖国的未来身体更健康,身心更阳光、让他们运动起来,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为什么要提出培养终身运动者?

从中国青少年的运动现状看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运动。婴儿通过口、手的运动认识世界;从会站立起,到蹒跚学步、到会跑、会跳,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儿童几乎是很少静止不动的,可以说,运动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然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后天成人狭隘的教育观念(成绩比运动更重要)、害怕麻烦的偷懒心态(运动会受伤、爱动的孩子不好管)、功利性的教育投资论(获得荣誉奖励、升学加分)、社交机会的缺失(没人陪不想动)和电子产品的过早侵蚀(始于家长为了孩子安静丢一部手机,到越来越难管控的网瘾)等原因,孩子的运动时间被不断挤压,孩子也失去了享受运动本身乐趣的机会,使得孩子越来越不爱运动。

唐校长就指出,去年开学高一新生报到,在引体向上测试中仅能完成平均3.72个,有132个男孩一个也拉不上去。高一893个学生中,有774个戴眼镜,而这已经比上一年下降了4个百分比。

从运动的重要性来看

01运动能强身健体

科学证明,喜欢运动的人,精力更加充沛,不犯困,同时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运动能提高孩子专注力

伊利诺伊大学曾有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放学后6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大幅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而不运动的孩子,就没有任何进步。也就是说,有运动习惯的孩子,会更容易投入的做一件事情,比如上课听讲,写作业等。

03运动能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和心理韧性

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坚持运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磨砺孩子,培养孩子坚持不放弃的过程。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在接受杨澜访谈时曾说,有意无意当中,体操对我的一些素质给了很多培训,包括怎么面对困难、怎么能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怎样去树立一个目标,怎样坚定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这个目标。

04运动能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这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感、压抑等负面情绪。而孩子在运动过程中,会刺激产生多巴胺(正向积极的情绪物质),能够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感到心情舒畅。有调查指出,爱好体育、常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得抑郁症、自杀的比例,比不运动的人要低得多。

三、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运动,培养终身运动者?

顺应孩子发展规律,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运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孩子自愿、喜欢、乐于参与的效果才会好。可以怎么做呢?初期,可以让孩子多尝试几种运动,然后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并且跟孩子多沟通交流,确定孩子是否愿意学,最后明确一到两项可以长期学,且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同时,家长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学某一项运动项目哟,这只会适得其反。在多种多样的运动的方式中,找到孩子喜欢的运动,鼓励、引导孩子,这样才有可能激发起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帮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

找到喜欢的运动后,要和孩子制定运动的目标。仔细想想,我们成年人爱玩的游戏,无论是斗地主、连连看,还是王者荣耀,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同时这个目标也不会太高或太低。因为目标太高或太低,孩子付出努力怎样都达不到或者轻而易举就完成,会因为挫败感和无聊而动摇运动的信心,产生厌倦感。比如孩子爱跑步,距离有15米、20米、50米、100米、400米……,孩子刚开始跑步,不要把目标一下定为400米,可以先以15米为目标,然后再20米、50米、100米、400米。如果把目标定位400米,孩子可能会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完成而产生挫败感,不愿意再运动。

设计活泼、趣味性强,匹配孩子自身能力且具有一定挑战性任务的集体体育游戏

对不爱运动的孩子来说,直接让他进行枯燥重复的运动训练,只会让他更不爱运动。爸爸妈妈可以设计趣味性强,匹配孩子能力且具有挑战性任务的体育游戏,以提高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在积极心理学中,这种做法称之为“创造心流的条件”,让儿童体验心流过程中的身心愉悦以及成功挑战后的成就感,提升积极情绪体验。比如和孩子做运动游戏,让孩子从沙发蹦到餐桌旁,可以要求孩子双腿之间必须夹着一本书蹦,全程书本都不能掉,或者在头上顶个布娃娃,用手扶着,蹦的过程娃娃不能掉下来。这样一来,游戏是不是就有趣多了,孩子也会更乐意参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别忽略孩子每一次进步,给予其积极、及时的反馈

孩子运动时,要像王者荣耀等游戏一样,不忽略孩子每一次的进步,给予孩子积极、及时的反馈,这让孩子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提升孩子完成阶段目标的信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运动的习惯。比如当孩子完成阶段目标时,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或隆重地用一个本子记下某年月日孩子运动的进步,提升孩子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找一项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的运动

如果孩子已经对运动没什么兴趣,怎么办?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原理:人,都喜欢重复那些带给他愉悦体验的行为。其实很多孩子不想运动背后是缺乏关心、陪伴或者一次成功的体验。在积极心理学里,如果我们善用积极关系和积极情绪,为孩子创造温馨、愉悦、受尊重、被看见、被允许的轻松氛围,孩子总能在一两项活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感,那么这一两项活动很有可能就会伴随终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爸妈要做好榜样

在3-6岁这个性格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重要他人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幼儿习惯的养成更多出于模仿,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言传身教的效果要好于说教。

如果爸妈经常运动,并且享受运动,孩子就会觉得原来运动这么有趣呀,就容易爱上运动。相反,如果爸妈每天都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抖音,不喜欢运动,又怎能指望孩子热爱运动呢?

爸妈要多和孩子一起运动,如饭后遛弯、周末郊游、游泳、打球、爬山等,把运动变成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运动成为习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运动之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增强体质,锻炼身体,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专注力和抗挫折能力,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不要让孩子的时间都花在补习班、培训班和兴趣班上去争做学霸,每天花一个小时,陪孩子动起来吧。坚持下去,你会得到一个爱运动、阳光自信的孩子!

标签: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