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看着很好,但最终孩子还是要考试、升学、有目标的发展。在这个前提之下,到底能否走这条路,就是每个家庭要考虑的问题了。
支持阅读第一,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以下文章来源于miki粥(ID:mikizhou520),作者mikizhou
我曾经和一个朋友产生过分歧,争论的焦点很奇怪,是李松蔚老师择校。
虽有蹭流量之嫌,但还是简单介绍下李松蔚老师的背景,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分歧激化的前因后果。
“李松蔚是谁?”有人在知乎上提问。
李松蔚本人很诚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目前在大学心理系做博士后,未来还不知道干什么。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了。”
大V都谦虚,他北大心理学系博士毕业,后来上过《奇葩说》,知识青年都会红,得到上买过课,开公众号和大家谈心,也带点货。
基本上来说,李松蔚老师在我们俩人的眼里,都是一代精英形象,他可能自己不太喜欢,但确实有知识、有见地,有涵养,对世界和人性都有洞察力。
但这样一个人,为娃择校,没走寻常路,进公立或者选国际教育,而是另辟蹊径,选了一所创新学校。
中国精英喜欢创新学校。理念新锐、教学新潮,一小撮很自信的人,抱着石头过教育这条河。
关于创新教育,话说两头。
先把李老师的故事放一放,看一个美国的学校。
在国内的概念校成立之前,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办学抢占了大批互联网的流量。
起因是一个硅谷工程师不喜欢孩子被美国学校拘束,大家注意,是对美国的学校教育(包含公私立),于是这哥们自己在厂房里做了一所小学,招募了一群工程师入驻,每天编写各种教学软件作业软件。
这所大名鼎鼎的概念校,叫Altschool。
现在可能好些人不太了解了,因为干了没几年就入不敷出,养活不起工程师就关闭四个校区了。
但当时特别火,不知道是资源好,还是人脉广(可能会让你很意外,美国硅谷真的是个讲关系地方。只不过最重要的是学历,斯坦福读过有没有?),反正这个工程师爸爸很能干,从扎克伯格的手里拿到了1个亿美金的融资。
这所学校我去过Palo Alto校区,规模不大,老师和工程师比孩子多。一看,教育服务就很到位,俩老师围着一个孩子转。
想想我那个在中国五线城市读书的外甥女,一个班里80人,只有一个老师教,要两人用一张单人书桌,就由衷感慨美国教育真是又好又富,提早实现了个性化。
但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码农搞起来的学校,一个把重塑美国传统教育为目标的创新学校,关了。
创办者说,因为没钱。
那肯定的啊,教学配置超越大厂,学费收得像扶贫,个性化教育可容纳的生源非常有限,1亿美金花完,筹不到钱就只能over了。
让家长生气的是,他们得到学校关闭的消息,不是学校官方而是媒体…
学校经营不下去了能理解,但让媒体来通知家长是不是有点太对不住家长的信任了?毕竟三年前冒险支持创新教育的家长,才是真的花钱又花时间的人啊…
创办者把Altschool当成了一个教育产品,而非学校。
做教育产品是个生意,但学校从来不是生意,想关闭就可以关闭。
学校关了,孩子们要去哪里读书呢?
创新教育有风险,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个硅谷大神曾跟我说,搞教育创新不是颠覆,而是需要一点点撬动改变。
选择教育的时候,你是在选择什么?
女儿读小学之前,我一直很犹豫,是走公立还是上国际,或者去创新学校做一次教育实验?因为我对创新教育非常痴迷。
但发生了一件事儿,击中了我,让我醍醐灌顶得到了人间清醒。
当时我有个同事,女儿在海淀知名的公立校读书,她数学不好但老师给的卷子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周末20多张,她妈要是不拍照发给我看,我是不会相信的,毕竟那个学校倡导的是素质教育。
小女孩读书艰难就快抑郁了,当妈的受不了,就要转国际学校。
但她是中途转学,还是公立转国际,可选择的学校不多。好学校对英文要求高,顶尖的学校不仅要求孩子英文水平高,中国籍的家长也要英文水平高。就这样的要求,插班名额也很紧张,只能进waiting-list。
这个妈妈也很挑,精英都重视教育,就想着离开公立也不想随便找所学校过度。
那一年也很巧,北京国际学校风头正劲。有好几家学校同时开,连校舍都跟不上盖的,还包酒店给孩子上课。
其中有一家,挖的校长口碑好,教学团队也有保障。
她就来问我好不好,我说我帮你查查吧。然后问了国际教育里的朋友,落实了这个学校的情况,校长的股份,老师跟着校长很久很靠谱,学校盖那么大,操场泳池也搬不走,那可以放心去读。
同事听了这些信息,没犹豫,换房搬家就把孩子送进去读书了,一年学费20多万。
当时我很乐观,也想把自己娃一并送去读书。
可惜,世事难料。
这个学校开了不到两年,就倒了。因为官司缠身又没拿下牌照。
孩子呢?全部都成了失学儿童,自己找学上。
20多万学费,最后买来了失学。真的很打脸。
吃一堑长一智。
反而是当时我拜访的那些郊区县的校区,教室蹩仄,桌椅破旧,素质课是武术,还言必标榜“读书改变命运”的学校,在大浪淘沙中活了下来,给学生一片改变命运的天空。
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我经常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理念再漂亮,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上层建筑。
对孩子来说,教育最重要的是持续性,不能今天上着上着学,学校倒了,老师走了,校区搬家了…
在遇到的所有教育问题里,我觉得最难接受的是“老师走了”。
但是很多项目并不会把这个困境告诉家长,他们有本事盖房找地,但真的没本事留下好的老师。
去年,我发现自己娃真的是有点适应不了公立教育,她从小在营地教育里长大,撒欢学啥会啥,一上课听讲就打哈欠东倒西歪。
有一次,我陪读真气急的时候想,算了,养孩子不要自不量力,再较劲这老命肯定都要没了,给她送个私立去读算了。
打听来去,找了一个口碑很好很耐久的私塾。
之前大厂老干部们经常追捧的把传统文化融入创新教学的学校,虽然没有牌照。
我想没牌照也没事,学校搞了十来年,看着这架势应该不会应以倒掉。
你看,就算我看了很多学校,到头来,作为一个家长对私立学校的要求,还是降低到了“不倒就好”。
但是深入交流,在读的家长跟我说,理念很好,教育自己也喜欢,就是几乎每个学期都换老师,有点受不了。
这句话,让我直接放弃了离开公立的念头。
因为我经历过隔三差五换老师,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在民办园,理念很好,但大多没有牌照。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大奖,三年倒了三个园,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拨。
别说孩子心里乱,后来连我这个家长都跟不上认老师的脸。
刚开始,我还特别积极要为幼儿园做贡献,买舞蹈服装买演出道具,到头来送到哪个老师手里都不知道…
是不是很夸张。
现实,就是很夸张。
只要想到过去血泪的教训,我就觉得任凭理念再辉煌,都比不上教育稳定更重要。
就算我看到了朋友家孩子4年级能画山水卷轴,我也不羡慕,毕竟牛娃之外,大部分家庭付出时间成本,也就是做个陪跑的人。
能否拥有创新教育的投票权,还是看你的家庭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可以决定很多东西,不只是收入水平,家庭教育环境,提供给孩子的资源,还有眼光和见识,以及选择创新教育的风险能力。
孩子读了一个学校,开了三年关闭了,家长是否有能力把过去的试错抹平,帮助孩子平滑的进入任何一套教育体系;高中的学习,为了进入欧美名校做准备,学校无力助攻,是否能接受申请失败的结果?
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有试错的资本,才能保证在接受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家长心态。
所以,李松蔚老师能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走一走,看看能否抵达自己所期待的教育目的地;洪晃老师也可以放弃公立名校的学籍;水哥王昱珩可以自己带娃学习;高晓松可以不需要孩子努力,只希望她干点无用的事;还有深藏功与名的老父亲,就是希望找到一所学校,不压制孩子个性化成长的空间,有足够的空间探索,快乐就好…
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心态,因为还没有达到那样的经济水平。
大多数人面对的教育,都是在做筛选。
就像很多私立学校面试的环节,都会有家长面试。按照学校的说法,是寻找和自己办学理念一致的家庭。
为了进入优质学校,家长甚至会参加面试辅导。机构收费不菲,一小时上千块的都有。
什么是理念一致的家庭?
交得起学费的,还要有学识、认知达到一定水平,甚至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的时间都要考量在内的家庭。也就是说,收入、学历、教育投入都达到了学校的标准,这就是学校筛选出来的群体。
不同层次的学校,筛出不同的家庭。
创新教育,因为风险极大(扎克伯格投资的学校也会关闭),所以筛出来的家庭大多经济情况良好,已不需要孩子为未来生计操心。
即便如此,这条路依然是冒险者之路。
最后,说说创新教育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育创新的动力并不是教育理想,只是宣传需要。
这一点在过去和很多创新学校接触的过程中,感触很深。
很多学校在开始招生的时候,没有教学方案、没有课程,甚至不知道讲什么教材,就开始把自己放在改变教育未来的高度做宣传。
家长在只看到理念的情况下,头脑冲动做了选择。先上车后补票,多半会发现供需不匹配而中途下车。
真正有教育理想的学校,都是先把教学和师资搞扎实。
像上海的包玉刚实验学校,创校第一届招募100个学生,当时压力也很大,但还是坚持严格面试,层层选拔,并在只有100人的前提下,提供了最好的师资和教育资源,今天做成了上海最优质的私立学校之一。
这所学校的传播做得弱小,但教育做得刚硬。
2,学校对教育创新准备不足,老师是临时拼凑的组织
创新教育,需要匹配创新型的老师。体系内的老师准备不足,因为大部分老师都不太适应挑战和改变,年轻的老师转型,也需要时间。
于是,很多跨界人才进入了教学的圈子。他们才华横溢,但是忽略了教学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就像PBL貌似就是做个项目经理,但自己能做出项目,和引导学生做项目是两回事。有的时候,一个跨界专家连如何向学生提问都不大清楚。
也许你会觉得,哦,这是新型学习小组。但别忘了,任何一个小组,都需要一个引领大家前进的人。这个人可以凭脑洞打破思维僵局,但这对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个人才华存在随机性,持续供应需要的是教育技术和经验。
3,达成教育目标的路径并非只有创新一条
很多人都觉得,要颠覆公立教育才算是给娃的未来找到了一条出路。真相未必如此。
我之前就说过,学习不都是可以创造性的,枯燥的学习任务随处可见。
培养孩子勇气和耐力的,未必就是带他们去攀登珠峰,当然你有钱你乐意你可以,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还能让他做数独刷卷子背棋谱,甚至是画一幅复杂的素描。枯燥的事情,在培养一个人的耐力方面也是有效的。
家长很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素质课程看起来丰富又高级,能跳芭蕾能滑冰,你陪娃打羽毛球、骑单车也是一样可以达到目的的。
所以,教育创新看着很好,但最终孩子还是要考试、升学、有目标的发展。在这个前提之下,到底能否走这条路,就是每个家庭要考虑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1]《大多数创新教育实质上是逃避?英国哈罗公学前校长这样泼冷水》,外滩教育,瞿逸冰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