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京。
一位88岁的老人病逝。
老人逝世的时候,
国内银行有存款三百多万元,
他却一分钱也没有留给他的子孙。
▲陈嘉庚(1874-1961)
01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
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天然位置,惟序与黉;
英才乐育,蔚为国光。
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
春风吹和煦,桃李尽成行。
树人需百年,美哉教泽长。
诚毅二字中心藏,
大家勿忘,
大家勿忘!
如果你到厦门集美去,
走在当地学校的边上,
说不定可以听见这首昂扬的校歌。
校歌中“诚毅”二字,是陈嘉庚手定的校训,
意思是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也可看作他自己兴学精神的写照。
今日连校成片、风景优美的集美半岛,
110年前,僻静落后,
还没有一所可以真正树人的学校。
▲集美学村(请横屏观看) 图源:图虫创意
当时闽南海滨的集美社,
除了简陋的私塾外,别无学校,
而且女子不得入学。
1882年,九岁的陈嘉庚才进入南轩私塾读书。
塾师陈寅,是个迂腐的老学究,
授课只管照本宣科,满口之乎者也,不加解说。
课本为传统的《三字经》《四书》等。
依照私塾惯例,塾师授课一个月,
就要休息半个月或一个月。
因而一年的课程,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学完。
陈嘉庚随陈寅读书多年,
识字甚少,学业几乎空白。
到了16岁,对古文和报刊,
还只是一知半解,只知有“天下”,
而不知有世界各国。
少年时代深受私塾之误的陈嘉庚,
痛感旧式教育的弊端,
这就为他日后下定决心兴办教育
改变家乡面貌埋下了种子。
17岁时,陈嘉庚在塾师陈寅去世后辍学了,
稍后便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去了新加坡,
成为了一名“南洋客”。
从17岁到31岁,
陈嘉庚在父债子偿的一诺千金之下,
先后经营了米店、菠萝罐头厂、
橡胶园、熟米制造厂等企业,
由于陈嘉庚头脑锐利、经营得当,
不仅如诺还清了父亲遗留的债务,
还一举跻身华侨社会上层。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民国政府。
那年秋天,“思欲尽国民一份子天职”的陈嘉庚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一看到福建乡村的教育状况,陈嘉庚就寝食难安:
私塾大多门窗紧闭,积满尘泥。
本该坐在学堂里的少年儿童,
终日在村头巷尾成群游荡,
衣不蔽体,甚至赤裸全身,
嬉戏打架或赌博混日。
虽有一所县立小学,
每年招收百来名学生,
但因县长频繁更换,
由其委任的校长随之变更,
原有的教员学生往往一哄而散,
以致于十多年间,竟没有一班毕业生。
号称“模范”的县立小学尚且如此腐败,
其他更加不用提了。
剩下开着的私塾,分属各房,
每所只收十来个男生,
女孩仍是不得入学。
陈嘉庚打定主意在家乡首先创办小学校。
他积极奔走各房,
苦口婆心劝说各房大家长将私塾停办,
联合筹办集美小学,由自己独资负担经费。
随后,陈嘉庚亲力亲为招聘校长、教员,
多方努力之下,
1913年春,
小学暂借大祠堂和附近各房的祠堂开学了。
这是陈嘉庚在国内办学的开始。
他后来回顾自己的兴学动机时说: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振,国民之生计日绌……
言念及此,良可悲已。
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
成败存亡,千钧一发,
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
从此他“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
为社会服务,虽屡经困难,未尝一日忘怀”。
▲青年陈嘉庚
02
兴办集美小学后,
陈嘉庚回到了新加坡继续经营实业,
以期扩大进一步兴学的经济实力。
在陈嘉庚的心目中,有一片广阔而美好的愿景。
小学办起来了,但没有正式的校舍。
陈嘉庚出资2000元,
购买村西边一口半废的鱼池,
填塘造地,建筑校舍和操场。
第二年,造价一万四千多元的校舍落成,
集美小学移入了新校址。
男孩子可以念书了,但女孩子还没有着落。
于是,四年后,又开设了女子小学,
招收本社的女生。
学校要开了,却没有学生。
女孩子都正在家里拾柴火、剥牡蛎,帮衬家务,
家长们说,她们忙着嘞。
对此,学校规定给每个女学生
每月发放津贴两元或一元,
鼓励女孩子入学。
家长们一看,上学还有钱拿,
最后送来了五十多个女孩子。
学校、学生有了,又一个严峻的问题凸显出来。
那就是师资严重缺乏。
县里连同简易师范科毕业在内的师范教师仅有四人,
其中一个还正预备改行从商,
而同安县大约有十所小学,
显而易见的“粥多僧少”。
陈嘉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聘来两人。
当时福建师范学校条件较好的只有福州一所,
却只是纨绔子弟的镀金场所。
由于学膳宿等费俱免,对学生优待备至,
所以求学的人争先恐后;
于是该校往往不公开招考,
名额都早被当地官僚富绅的子弟占满了。
这些学生多半只想混一张毕业文凭,
对毕业后去当一名月薪只有二、三十元的穷酸教师毫无兴趣。
这使得陈嘉庚决意创办师范和中学。
1918年的早春,
集美学校师范、中学两部也开学了。
为了给贫苦失学的青年创造求学机会,
陈嘉庚甚至免除了中学生的学宿费,
只需交伙食费,
而师范生甚至连伙食费也不用交了。
所需被席蚊帐通通由学校提供,
此外每年春冬两季,外加免费发放一套校服。
普通的闽南人家,通常一日三餐都喝粥,
但学校给学生供应了两餐饭一餐粥。
陈嘉庚为了鼓励贫穷的青年到师范学校求学,
在最初的一个时期还规定:
师范学生如果愿意三餐继续都喝粥,
学校每个月就发放两元津贴,作为零用钱。
针对原省立师范学校的弊病,
陈嘉庚改革了师范招生制度。
招生范围力求普遍,
深入到外地人多不愿去的穷乡僻壤,
多招收贫寒子弟,使所招学生,
毕业后能仍回原地工作。
他特地从新加坡发函通知闽南三十余县劝学所长,
请代为招选贫寒学生,
大县五六人,小县三四人,
所选学生须有志于教职,赴校复试,择优录取。
有了这样严格的规定,学生的质量,
未来小学教师的质量得到了比较好的保证。
对于华侨学生,
陈嘉庚规定由新加坡本店介绍的
南洋华侨小学毕业生,
概可回国升入集美中学。
如果到校考试未能及格,
就进入补习班学习,以示优待。
从此,优待侨生成为集美学校的原则,
加强了华侨和祖国之间的联系。
陈嘉庚的办学宏愿并没有止步于此,
此后,他又因地制宜,应时所需,
相继筹办了水产航海科、商科、女子师范、
农业学校,国学专门学校等共十校,
规模初具,形成了一个从幼稚园、小学、中学,
包括各种专门职业学校,
男女学兼备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和集美学校相辉映,
成为陈嘉庚兴学史上另一座丰碑的,
是演武场上的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全景 图源:摄图网
实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
而中国当时的社会,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耻累累。
如欲发愤图强,一洗国耻,
振兴教育是唯一有效的良方。
他在创办集美学校的过程中,
多次遇到校长难找,教员难聘的困难,
深感大学地位的重要。
他把大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比喻为机器中的发动机,
而中等职校和中小学好比它的附属品,
“欲求附属品之发达,
非赖有完全之发动机不可”。
然而期望腐败的政府在福建办大学
简直是痴人说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陈嘉庚想时机已经成熟,
再次敢为人先,倡办厦门大学。
现今厦门大学的校址,
位于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附近的山麓。
当初陈嘉庚一眼就相中了,
因为他觉得此地背靠青山,面朝大海,
风景秀美,场所广阔,
大有发展的余地。
在厦大校舍设计时,
他推翻了原来承包商“大”字形的建筑排列设计,
因为在他看来那样势必会毁坏大广场的雄伟气势,
也势必会妨碍将来广场上运动会
或纪念日大会等活动。
他主张利用演武场北部中点建筑一字排开五座大楼,
楼前是开阔的运动场,
如此更适应将来厦大发展为规模宏大学府的需要。
陈嘉庚在国内的办学活动,
并不限于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
他还致力于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不仅在同安县,而且扩大到闽南各地及其他县市。
至于陈嘉庚侨居海外近六十年的时间中,
所带头创办或参加的学校就更多了。
他亦以巨大的热情,
投入到发展华侨的教育事业中去。
他曾说:“我们办学校,
不能有地方界域之见。
我们办学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为国家造就人才。”
▲厦门大学 图源:图虫创意
03
陈嘉庚在创办集美学校的过程中,
不仅努力发展数量,
而且也十分注意提高教育质量。
除重视师资问题外,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一方面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
遵守学校纪律,养成俭朴的作风,
一方面又不惜巨资,建操场,购置体育器材,
布置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为了保证人才质量,
在升学问题上陈嘉庚也坚持不徇私情,稳住原则。
集美学校的校长曾应学生的要求,
要陈嘉庚写信给其时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请其特别准许集美中学保送毕业生免考进入厦大。
陈嘉庚作为两校的创办人,答应下来本不困难。
只是一考虑到这样做有违大公无私准则,
而且可能降低集美毕业生及厦大新生的质量,
陈嘉庚就坚决不同意。
他回信给集美校长时,
指出如果同意这种做法,
则“纲纪何在”,“厦大之价值何在”,
又怎能在全国表示办学的“大公无我”呢?
在他看来,真正的为集美着想,
是让集美努力提高学生的质量,
做到“有麝自然香”。
“有麝自然香”的集美学校,
在当时教育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情况下,
以其创办的初步成绩和对学生经济上的帮助,
吸引了省内外许多青年。
曾经集美女师的老校友、
后来福建侨联副秘书长的郑惠英
回忆当年到集美求学时说:
“我是龙岩人,
从龙岩到集美,要走五天的路程。
当时小学没有寄宿,我就住在一位语文老师家里。
那时女孩子念书要受到很大的压力,
加上家乡没有学校可念,只好跑到集美。
要不是陈嘉庚办了集美学校,
许多像我这样的女孩子
根本不可能念到师范或中学毕业。”
全国侨联联络委员王一芒也是集美校友,
小时候当过童养媳,
只因陈嘉庚办了女师,
她才有可能上学。
因而,在集美学校,
大学都亲切地称呼陈嘉庚为“校主”。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形势动荡,
闽南战事紧迫,交通阻塞,
北军经常过境驻扎学校,
骚扰甚多,闹得鸡犬不宁。
闽粤两军隔海对峙,开枪互击,
学生李文华中弹致死。
事件发生后,鉴于战祸蔓延旷日持久,
教育难以为继,
为了使学生能够安全求学,
将来为国家建设尽力,
陈嘉庚倡议划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
请愿书和各种文件,
派人送到了北京国会、国务院、教育部,
并向南北军政局呼吁,请其长官签名承认,
同时请求全国实力派领袖、名流签字赞同,
最终经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
“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
电令闽粤两省省长及统兵官特别保护。
“集美学村”之名,从此确定,
集美学村也由此成为了战火纷飞中
少有的一片静土。
▲集美学村 图源:摄图网
04
在陈嘉庚第五次回国,
创办厦门大学及扩充集美学校前,
他将他在南洋的所有不动产,橡胶园七千英亩,
店屋货栈地皮150平方英尺,
捐作了集美学校永远基金,
聘律师按英国政府条例立字为据,并宣布:
“此后本人生意及产业逐年所得之利,
除花红之外,或留一部分添入资本,
其余所剩之额,虽至数百万元,
亦决尽数寄归祖国,以充教育费用,
是乃余之所大愿也。”
在厦门大学的创办动员大会上,
陈嘉庚重申他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看法,
他说:我国现有大学,多属外国人办的,
开办科目也不过神学、文学、医学等,
而农工商等关系社会经济发展
和国家生存的重要专业,
则少有所闻。
他准备创办的大学,力求完备,
为国家培养教育、经济和政治的专门人才,
因此必须年筹几十万或百万元的经费,
或千万元基金,
但自己“绵力有限,唯具无限诚意”,
希望海内外同胞同舟共济,见义勇为。
陈嘉庚当场认捐厦门大学开办费一百万元,
当年交清;
常年费三百万元,
分作十二年支出,每年二十五万元。
而当时陈嘉庚所积存的资产一共不过四百万元!
大会结束后,黄炎培曾问某闽商:
“你们听了这演说作何感想?”
闽商的回答是:“如果不惟陈君是助,就不是人!”
只是筹款又哪里会是一件轻易的事呢,
世间太多事情,说时容易,做时难。
陈嘉庚认识的南洋富侨不少,
资产数百万、千万元以上者也不乏其人,
他还认识一位可称得上华侨首富的人,
其资产达亿元以上,
但是不管陈嘉庚如何热心劝募,不论多寡,
通通遭到了拒绝。
就是一位原籍同安、刚回过家乡的富侨,
陈嘉庚料想他一定亲眼见过集美、厦大两校规模
(因为厦门集美是当时回同安的必经之地),
于是继续为厦大尽奔走责任。
结果,无论是表示可降低额数,
还是可分期汇交,
抑或是可标明捐建者姓名作永久纪念等等,
那原籍同安的富侨一概无动于衷,
陈嘉庚多次努力下依然徒劳无功。
为此,他曾感慨道:
“不但希望向富侨募捐数十百万元为基金
归于失败,
而仅此十万八万或四五万建图书馆尚且如此困难,
所可怪者,我国人传统习惯,
生平艰难辛苦,多为子孙计……
既不为社会计,亦不为自身名誉计,
真是愚不可及!”
尽管募捐有困难,
在抗战前的十六年中,
陈嘉庚还是竭尽所能支持厦大,
一切经费几乎由其独力负担,
但是陈嘉庚不仅坚持办下去,
而且力求改进与发展。
在二十年代后期,厦大甚至被誉为“南方之强”。
只是,从1926年起,厦门大学创办的五年后,
陈嘉庚所经营的企业开始江河日下,
筹集厦大集美两校经费开始发生困难,
各项开支不得不加以削减。
陈嘉庚认为这是他“一生最抱歉、最失意之事件”,
但是仍然极力维持两校每年的经费。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陈嘉庚赖以维继的橡胶实业亏损严重,
独力维持两校经费更加吃力了。
长子陈济民劝他逐月减少两校经费补给,
陈嘉庚回应:
“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
就能过日,何必为此担心。”
当友人劝他停止经费以先济营业之急需时,
他坚决不肯,“两校如关门,
自己误青年之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
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无望”,
“果不幸因肩负两校费用致商业完全失败,
此系个人之荣枯”。
1932年,陈嘉庚的企业陷入了困境,
外国某垄断集团要把他的企业作为附属公司
加以“照顾”,
提出停止维持两校为条件,
他再度断然拒绝了,
他说:“宁使企业收盘,绝不停办学校。”
此后,陈嘉庚只得继续向华侨奔走募捐,
设法变卖厦大的大部分校业
(橡胶园和陈嘉庚公司股本),
甚至不惜卖掉已承继给两个儿子的私家房屋,
来筹集经费,才能勉强支撑两校。
▲陈嘉庚 图源:纪录片截屏
05
宁可变卖大厦支持厦大,
宁愿企业收盘也绝不停办学校。
陈嘉庚说到做到。
最终,陈嘉庚辛苦创办的企业被收盘了。
虽然他的事业走到了末路,
但是陈嘉庚从不后悔。
企业收盘也远未意味着办学的结束,
也远未意味着陈嘉庚为乡为国奋力贡献的结束。
收盘后的五年中,
陈嘉庚仍竭力为厦大集美两校
多方奔走、筹集经费,
坚持使两校继续维持。
直至1937年,他看到两校虽能维持现状,
但设备缺乏,难以发展,害怕误及青年,
于是决定将辛苦创办维持的厦门大学
无条件移交给国民党政府接办,
改为国立,自己则“专力维持集美”。
对此,他后来说:
“每念竭力兴学,期尽国民天职,
不图经济竭蹶,为善不终,
贻累政府,抱歉无似。”
至于集美学校,他更是排除万难,
一直竭力维持到全国解放。
▲陈嘉庚
倘若统计他一生中捐献办学经费,
你会发现一笔惊人的数目——
总数达一千万元以上,
也就是相当于他企业全盛时期的全部不动产。
有人保守估计,
这笔钱如果在当时买了黄金,
估计现在得等于一亿多美元。
黄炎培曾坦言:
“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
只有陈先生。”
早在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初期,
就有人赞誉他“毁家兴学”,
当时他还不以为然,觉得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后来他晚年回顾办学经过时不得不承认,
“不图今日竟成事实。”
在抗日战争中,
集美校舍被炮击轰炸,损失惨重,
他在集美的一所住宅也被日寇炸毁了,
仅存颓垣残壁。
解放以后,
他用了那么多钱去修理和扩建集美的校舍,
却不去重建私人的住宅。
退休后本该安享晚年的他,
还是坚持为了集美建筑校舍而辛勤工作,
好多年都是住在校委会楼上的旧房子里。
陈嘉庚为厦大和集美学校建筑了那么多高楼大厦,
他向富侨劝募许以建筑刻名永久纪念,
他自己却从不曾想在那些建筑物上
标署自己的名字。
抗战时期,他回国考察,
看见当时迁移到长汀的厦门大学有座“嘉庚堂”,
很不高兴,深怪当局没有事前征求他的同意。
不图名利的陈嘉庚,也“不为子孙”。
他逝世的时候,国内银行尚有存款三百多万元,
他却一分钱也没有留给他的子孙。
依照他的遗愿,
其中五十万元捐作北京华侨博物馆的建筑费,
五十万元充作集美福利基金,
其余二百多万元仍然用于建筑校舍。
▲陈嘉庚
06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陈嘉庚一面领导侨胞,
积极奔走筹款筹物,支援祖国抗战,
一面用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厦大集美师生。
他发函回校,振臂高呼:
“国难日亟,希激励员生,
抱定牺牲苦干之精神,
努力抗战救国之工作,是所至望!”
他要把他创办的厦大集美两校的力量动员起来,
服务于抗日救国。
陈嘉庚到延安去时,
遇到了一些曾在厦大集美学习过的学生,
他们满怀爱国热情,勤奋工作,
和广大后方军民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他眉梢舒展,感慨地告诉友人:
“我一生办学,在延安看到了成绩。”
1961年8月12日,
享年88岁的陈嘉庚在北京病逝,
备享国葬哀荣。
▲陈嘉庚
陈嘉庚一生爱国,一生创业,一生兴学。
观其一生,办学数量高达118所,
很多成为了名牌学府,
厦门大学更是中国一流的985名校;
他持有中国国籍,
却因教育贡献被新加坡人印上纸币;
2009年,陈嘉庚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
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陈嘉庚精神将被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赵力田:《陈嘉庚》,新华出版社,1990年
2、杨进发:《陈嘉庚研究文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
3、陈碧笙、陈毅明:《陈嘉庚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4、王增炳、余纲:《陈嘉庚兴学记》,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
5、陈嘉庚先生纪念册编辑委员会:《陈嘉庚先生纪念册》,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