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县中塌陷”的背后

最近,“县中塌陷”的话题又上热搜。

县中,往往被称为县城中的“最高学府”,也是县域群众眼里的焦点学校。曾几何时,知名县中的高考战绩如何,今年又上了几个清华北大,是当地乃至全国百姓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一份提案也关注到这一现象:往日遍揽全县优才的县中,如今却面临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不断流失、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的处境,甚至局部出现了“县中塌陷”。

什么原因呢?

资料图(视觉中国)

县中的“塌陷”之路,始于优质生源流失。

就岛妹这些年的调研经历看,以前,村里谁家孩子要能考上县中,县中老师得亲自到学生家贴红榜、送红花、放鞭炮,学生也理所当然成为全村榜样;而今,县中曾经稳收囊中的优等生,却奔着省级中学、市级中学、私立学校高飞远走。

在中部某省,每年中考前,省级“超级中学”总是提前招考,目的就是招揽全省优质生源。县中为保留生源,往往故意在考试当天停休;为了规避,“超级中学”的考试时间便通过极为隐秘的渠道发布。

在南方某省,2017年,某知名县中取得一本上线近千人的绝佳战绩,最近两年却遭遇了市级中学的“突袭”:有的市中派副校长“深潜”县城,恨不得到田间地头做优等生家长的工作;有的校长带着猪肉、面条去探望学生家长,并给出减免学费、补贴生活费等承诺。

如此一番操作,某县中考排位前500名的学生,无一人留在县中读书;不少省份考取清华北大总人数的80%以上集中在3-5所“超级中学”。

除了“好苗子”流失,优质教师也在挥别县中。要知道,师资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推力,县中也确实曾集聚一批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

现在呢?一方面,省、市级中学通过“利诱”,将一大批优秀县中教师吸纳到省、市工作,某知名县中教师以近20万元的年薪被挖到发达省份市级高中,成为当地爆炸性新闻;另一方面,一些县中因县级财政能力有限,更难招到优质师资补位。

长此以往,县中教学质量连年下降就成为普遍现象。岛妹调研的结果显示,中部某县,连续数年未有学生考取名牌大学,当地家长对县中教育极为不满;西北某县,有两所县中为保名校录取率,不惜花重金将学生送往超级中学“代培”。

这样看来,一些县中的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不太乐观。

近年来,陷入艰难处境的县中越来越多,但其“塌陷”的原因不尽相同。

从外部看,“县中塌陷”往往受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的制约。

在一些地级市,学校建设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之一。为了对得起政府的投入,市级中学必须快速提升教学质量,不得不加快对县域生源和师资的争夺;与此同时,中西部县城用于建设的财政资源有限,教师的薪酬空间、“高考成果奖”等教育类奖金不断被压缩,教师难免泄气。

中国已形成城市梯度结构,从北上广深到中西部县城,不同层级城市吸引不同层级人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只要有机会,都愿意流动到更高层级地区去教书、就学。

从内部看,民进中央提到的区域教育公共政策失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同样构成“县中塌陷”主因。

一些地方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出现了高中跨区域招生现象。一些“超级中学”凭借雄厚财力、优越办学条件,快速吸引优质生源和教师集聚,许多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史的知名县中日益萎缩,辉煌多年的“县中模式”正在从整体上消解。

而从县中自身角度讲,校方管理的行政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先是校长的行政化,部分校长在管理学校时忘记“学校当家人”身份,常常用行政命令要求教师完成任务,却无法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和激情;日益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也在替代过去人性化管理这一凝聚人心、提高教学质量的传统。

县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单元,县中教育是县域发展的精神寄托与希望所在。县中一旦“塌陷”,不仅会影响到县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会加速人口外流和乡村空心化。

因此,重振县中,是提高县域教育质量、推动县域整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多方施策,才可能遏制“县中塌陷”的趋势。

首先是扭转省、市中学对县中优质生源和师资的吸噬局面,限制各地高中跨规定区域调动教师、招收学生。在堵住县域生源无序流动的同时,随着县中基本生源的稳定化,可以再考虑为有需求的学生打开跨区域流动渠道。

其次,在县级财政总盘子中,必须优先保障教育资金。既要着力改善师生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也要提高县级普通中学教师的待遇水平和评级优势,让县中留住优质教师,通过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促进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真正改变县城学子的命运。

此外,还需淡化过度教育行政化的影响,例如提倡校长治校,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支配权,允许采取灵活方式凝聚教师队伍,有效激发教师积极性。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所说:“好的教育生态,不应是一个学校站起来,一片学校倒下去,而应是百花齐放。”我们既要看到那些飞高飞远的“金凤凰”,也要保障更广大地区、更多普通学子获得“人人皆享”的优质教育的可能。

毕竟,教育公平是中国家庭最看重的公平。

文/雷望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点苍

来源:侠客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